-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保密 ★ 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6年4月】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6年春季高2014级半期考试
语 文
命题:高2015级备课组 审题:厍科先 李玲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组成,共10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准考证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来源:学§科§网Z§X§X§K]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分每小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2分)
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
了变化。
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
了饮食范围。
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
有机结合起来。
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
为调味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
鲜明的本土性。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
要素。
D.“胡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新课标)必修2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整合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ppt
- [中学联盟]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期中)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邯郸四中(冀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4月学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全国百强校word版】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全国百强校word版】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全国百强校word版】海南省国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最近下载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国石油数智研究院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60人笔试上岸历年真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变电所改造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欧洲标准化委员化BS EN 10283 - 2010.pdf VIP
- 2025年中国石油数智研究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pdf
- 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docx VIP
- 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2004)中规协秘字第022号.pdf VIP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ySQL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关爱困境儿童让爱守护成长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