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
单击此处进入 活页规范训练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991年4月,7岁的苏明娟是安徽省金寨县三合中心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当时在北京市文区文化馆工作的摄影师解海龙走进大别山采访拍摄希望工程专题,跑了十几个村庄,抓拍到了正在上 课的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了他的镜头。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外各大媒体争相转载,该作品很快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 请思考:国家为什么要推行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课标分解 1.简述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 2.如何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 人民教育的奠基 1950年,刘少奇回信给吴玉章说:“可以组织这一团体,但不能限于新文字,汉字简体字也应研究整理一下,以便大众应用。” 请回答: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建国初期,推行简化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 1. 动乱中的教育 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段话后来被称为“七二一指示”。 请回答:这样的办学方针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提示: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教育事业受到破坏。 2. 教育的复兴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请回答:材料中的“传统制度”具体指是什么? 提示:恢复高校招生高考制度。 3. (1)开展扫盲教育。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共扫除文盲2亿多人,新世纪之初,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0年代以来,进一步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要环节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至20世纪末完成。 (3)发展高等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少数民族教育长足发展,成人高校越来越大,民办高校异军突起;中外大学的交流进一步增强。 考点一 新中国的教育成就 突破依据:本考点是课标内容的深化 角度1 从新中国的义务教育成就角度突破 【示范1】?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 )。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解析 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答案 D 角度2 从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成就角度突破 【示范2】? 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年代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学校数 在校 生数 学校数 在校 生数 学校数 在校 生数 1949年 34万所 2400万 5219所 127万 205所 11.7万 2001年 49.13万 1.25亿 10.09万 9115.31万 1911所 1175.05万 请回答: (1)从所给的材料看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反映了哪些教育现象? (2)这种教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你认为我国教育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快发展? 答案 (1)中等教育发展迅速,国家重视基础教育,三级教育全面发展。 (2)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立法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改革教育投资,社会力量办学迅速发展。 (3)重视基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建立终身教育的体制。 (1)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产生新科学技术的工具,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 (2)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1世纪的挑战是人才的挑战,也是一场教育的挑战,必须发展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3)教育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2课件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ppt
-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2课件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ppt
-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2课件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ppt
-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2课件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ppt
- 高一历史必修1教学课件 3-7 70张(新人教版).ppt
- 高一历史必修1教学课件 3-9 60张(新人教版).ppt
- 高一历史必修1教学课件 1-3 72张(新人教版).ppt
- 高一历史必修1教学课件 3-8 68张(新人教版).ppt
- 高一历史必修1教学课件 2-5 77张(新人教版).ppt
- 高一历史必修1教学课件 4-17 66张(新人教版).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23课《美术的辉煌》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