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馬耀福佑國防體能科學的先鋒.doc
馬耀福佑:國防體能科學的先鋒
空軍航院體育組長馬耀福佑(中立者)出身阿美族,專研國防體能科學,今夏成為首位考取大學博士班的原住民軍人。 (林格立)2008年11月第087頁
文朱立群 圖林格立
身強體壯的軍中原住民,除了編入特戰部隊以外,是否就別無他途?阿美族出身的空軍中校馬耀福佑,結合運動科學與國軍體能訓練,設計出全球第一個紅外線單槓訓練儀,更在今夏成為全國首位考取大學博士班的原住民職業軍人。他的例子,指出了原住民從軍的新機會、新選擇。8月一個炙熱的午後,空軍航空技術學院位於高雄岡山的操場上,隨著教官喊出「上、下、上、下」的口令,吊在單槓上的軍校生夾緊臀部,咬牙用力引體向上,試圖通過體能測驗。但受測者頭部須超過槓樑幾公分才算合格?卻沒人說得準。教官搬出秘密武器──紅外線單槓訓練儀,想要咬牙翹起下巴矇混過關的學生,都逃不過紅外線的法眼。這位體育教官就是馬耀福佑,他沒有一副呲牙咧嘴、罵起人來血脈賁張的「魔鬼教官」模樣,反倒在厚重的近視眼鏡下,流露出原住民天生深邃、開朗的眼神。從花蓮縣鳳林鄉阿美族部落一位貧窮人家的孩子,到現在身為航院體育組中校組長,旗下還帶領數位軍校期數比他高的「學長」,馬耀福佑說,當職業軍人,讓他看到一個與部落截然不同的世界,也讓他發現,原住民除了做粗工、喝酒解悶之外,還有很多事可做。出身貧農家庭1971年出生的馬耀,父母生他時已四十多歲,家裡有7個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么,當時還是用漢人的名字「溫國經」。由於父母是佃農,小學5年級開始,馬耀就學會開耕耘機、插秧、割稻、曬穀、打穀等農事工作。小學時的馬耀,成績並不突出,直到升上鳳林國中的第一天,學校舉行考試,他這輩子才第一次聽到「能力分班」4個字。考試結果令他大為意外,他被分到升學班,從此告別無憂無慮的原住民童年。 進入平地人所謂的「好班」,班上只有三、四名原住民學生,讓馬耀首次體會自己與平地學生社經地位的差異;當平地生都在玩樂或用功的時候,他必須到有錢人家的田裡削甘蔗、拔花生,幫家裡賺錢。馬耀不敢奢望只有平地生才買得起的參考書,只能靠著「努力」來彌補與同儕在物質上的差距。每天出門上學前,他站在前院裡朗誦英文;傍晚,母親在廚房炒菜,他在一旁趴在餐桌上演算數學習題,並且自訂題目、練習作文。自動學習的結果,讓他的成績進步到班上前10名,並不會輸給平地生。而優異的體育表現也為馬耀增添信心。他是田徑與足球校隊的主將,還曾保有花蓮縣跳遠比賽的紀錄。當時,全校學生的第一志願就是考上省立花蓮高中,但馬耀心知肚明,即使考上這所明星學校,家裡恐怕也沒錢幫他付學費、買制服。有一天,班上同學私下傳閱中正預校的招生簡章,馬耀看到上面寫著每月有薪水可領,制服與書籍免費,而且畢業後軍方還會安排出路。「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馬耀當下決定報考。「去念中正預校,全是家庭經濟因素的考量,」馬耀事後坦承自己當時真是天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軍校」,就敢把整個人生賭進去。軍校放榜,馬耀高分錄取。1986年8月上旬,出發到高雄鳳山中正預校報到的前一天,馬耀把收割完的稻穀分袋裝好,做完部落豐年祭的準備工作後,他告訴父母隔天要去軍校報到。「爸媽沒太感傷,因為平常日子已經夠苦了,孩子去念軍校,對他們來說,或許也是一種安慰,」馬耀苦中作樂地說。隔天清晨,馬耀的父母凌晨5點就要外出工作,無暇與他道別。馬耀的二姐帶著他到花蓮救國團報到,上路前,二姐招待他在館子裡「奢侈地」吃了10顆水餃,然後一邊流淚、一邊用母語說了一句「Facawlen lanlen」(一路平安!)後,就把他送上開往中正預校的遊覽車。菜鳥從軍記進軍校第一天,讓馬耀大開眼界,新生用餐時間,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餐盤」,也是第一次吃到豐盛的「4菜1湯加水果」。「天下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當下的馬耀,很想跟家裡分享讀軍校的喜悅。然而,往後的3年內,馬耀並沒有跟家裡談到太多關於學校的事。他感嘆:「外面的世界與部落生活落差太大,就算說了,家人恐怕也不會懂。」馬耀的同學有6成是外省人,他們很快就適應部隊緊張的生活。馬耀事後認為,這些同學多為眷村軍人子弟,他們有父執輩的耳提面命與經驗傳承,所以很快就進入狀況;而他毋寧才是那個傻呼呼的菜鳥,當長官下令「集合」,只有他緊張兮兮地火速就定位立正站好,其他人則是好整以暇地慢慢行動,還對他投以嘲笑的眼光。14、15歲的小伙子離鄉背井,在軍校裡集體受訓,難免因為壓力太大而尋找發洩。二年級某一天,馬耀被同學叫了一聲「番仔」後,一股怒氣與怨氣從心底竄了上來,他跑到廁所握拳猛搥牆壁,藉此發洩鬱悶。「我不想被看不起,也氣他們為什麼這樣叫我。」想到自己隻身離開部落,家人不在身邊,他大哭一場。在那之後,馬耀很清楚自己既然念了軍校,便無路可退。他主動到輔導室尋求諮商,並在週記上抒發心情,與導師分享,這才度過他精神上的「撞牆期」。一年後,他以第三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