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水合物预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氟利昂的兴衰及其未来代替——气体水合物 目录 1.什么是气体水合物 2.关于气体水合物的实验 3.气体水合物优缺点 4.总结 氟利昂的兴起 1931年由杜邦(DuPont)公司首先合成生产。它无毒或低毒,不燃,无腐蚀性,化学性质稳定,热力学和电学性能优良,当时被称为“完美的工质”,广泛运用于制冷、发泡、电子元件的清洗及灭火等行业,年产量曾高达100余万吨。 氟利昂的种类 氟利昂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根据其分子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氯氟烃类产品,简称CFC。这类氟利昂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三个氯离子(CL2,CL3); 二是氢氯氟烃类产品,简称HCFC。这类氟利昂分子中含有一个或两个氯分子(CL,CL2); 三是氢氟烃类,简称HFC。这类氟利昂中不含氯离子。 气体水合物蓄冷工质的简况 20世纪80年代初,气体水合物作为蓄冷工质提出后,世界各国纷纷对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展开了研究。八十年代初,美国、日本已采用氟利昂气体水合物作蓄冷研究。九十年代初,美国加州储热能技术公司开发了利用CFC11气体水合物为工质的蓄冷系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日本超级热泵计划开发了以HCFC141b气体水合物为介质的蓄冷系统。 气体水合物的定义 气体水合物是由一种或数种气体或易挥发性的液体和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包络状晶体。 主体分子即水分子以氢键相互结合形成的笼形空隙将客体分子包络在其中,客体分子与水分子之间通过范德华力作用。 气体水合物的研究热点 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1个方面是相平衡研究,目的是寻找相变温度和相变热均能满足蓄冷要求且不破坏环境的新型气体水合物蓄冷工质,当前研究得比较多的是HCFC141b气体水合物; 第2个方面是动力学研究,目的是探索快速稳定的气体水合物生长技术。 HCFC141b HCFC141b(CH3CCL2F,R141b),气体水合物是一种蓄冷介质,俗称“暖冰”。在0.1MPa压力下,HCFC141b水合物的平均分解温度为6.4℃,相变热为327kJ·kg-1,与常压下冰的分解热334.72kJ·kg-1相当接近。由于其相变温度在冰点以上,与冰作为蓄冷介质比较,它具有明显的优势。 实验装置与实验程序 本实验蓄冷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 所示。 该系统主要由内置换热、外置促晶式蓄冷槽(简称为蓄冷槽) ,制冷系统(冷水机组) ,放冷系统(风机盘管) 以及测量和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 实验装置与实验程序 本实验中水为80 kg ,制冷剂为20 kg 。制冷剂、水均采用电子秤称量,误差为±1g。本实验系统的搭建是为了使水合物蓄冷实用化,所以实验用水均采用自来水。实验用HCFC141b采购自法国的AlliedSignal 公司,纯度(质量分数)大于99.5 %。 实验用的换热器分为两种:光管蛇形换热器(换热面积约为5.4 m2 ) 和带垂直铝翅片的蛇形换热器(翅片间距为1 cm ,翅片厚度约为0.5mm ,总换热面积约为9 m2 )。两种换热管均采用直径为10 mm、厚度为1 mm 的紫铜管,呈三角形排列,间距Δ为21.65 mm ,分7 路进出,进、出水总管的直径均为22 mm。 实验装置与实验程序 实验装置与实验程序 进行如表1 所示的4 组实验. 蓄冷过程分析计算 蓄冷量计算 取蓄冷槽为控制体,那么由能量平衡可以推出如下公式 式中:τ为水合反应时间;Cf 为比热容;mf 为冷媒水流量; Tf ,in 、Tf ,out 分别为冷媒水进、出口的温度; Tsur 、Tw 分别为环境平均温度和蓄冷槽内的平均温度; Uk 为蓄冷槽的平均漏热系数, 由实验测得约为2.967 W/ ℃。 蓄冷过程分析计算 蓄冷过程中气体水合物的生长速率和水合率( HPF) 计算 气体水合物的平均生长速率为 整个蓄冷过程中气体水合物的生成量为 水合率f ,定义为生成的水合物质量占反应开始前HCFC2141b 和水的总质量的份额 蓄冷过程分析计算 蓄冷过程中换热器的总体换热系数计算 换热器的总体换热系数为 式中:Qs 为总的蓄冷量; τs 为潜热蓄冷过程所用的时间; ΔTlm 为换热管内外的对数平均温差, 为ΔTlm在整个潜热蓄 冷阶段的平均值; F 为换热器总的换热面积。 实验结果与讨论 基本蓄冷特性(第1 、第2 组的实验结果及其对比) 蓄冷开始后, 促晶器打开, 通过观察窗可以发现,由于水和HCFC141b的混合, 反应刚开始时喷淋落下的是乳白色的液滴,接着反应迅速进行,喷淋落下浆状液滴,从上端盘管放热进一步结晶,并部分滑落到下部液体里,部分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