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mc850自动换刀系统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 号: 学 生: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201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3班 题 目: VMC850加工中心总体设计及立柱进给系统/刀库系统设计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开题时间: 2015年 月 日
2015年 月 日 毕业设计题目 VMC850加工中心总体设计及立柱进给系统/刀库系统设计 题目类型 工程设计 题目来源 科研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意义与背景
加工中心:是带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多功能数控机床 二、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指标
(一)主要内容:
1.加工中心的总体方案设计
2.刀库及换刀机械手系统设计与结构设计
3.加工中心立柱进给系统设计
(二)技术指标
1.立柱进给系统
Z轴切削进给速度:1—10000 mm /min
Z轴快速移动速度:24000 mm /min
定位精度JB/T8771.4-1998:±0.02全长 mm
重复定位精度JB/T8771.4-1998:±0.012/全长mm
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采用FANUC公司配套的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
2.自动换刀系统
刀库容量:20把
刀柄型号:BT40
最大刀具长度/重量/直径:500mm/7Kg/80mm
换刀时间:2s
刀库线速度:30m/min 三、毕业设计的关键问题及难点
本次设计的重点是VMC850的附件——自动换刀系统的设计。
1.加工中心的总体方案设计(与其他组员的合作内容);
2.立柱进给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1)滚珠丝杠的选型及合理的复合设计要求提及的各项指标;
(2)导轨形式的选型和安装。
3.立柱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
(1)立柱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2)立柱结构的刚度如何才能达到使用所需要求。
4.自动换刀系统设计与结构设计
(1)换刀系统刀对刀时间的确定和各动作的时间分配;
(2)机械手传动系统中联动凸轮的参数确定及结构设计;
(3)盘型刀库的结构设计和精确准停的结构设计。 四、毕业设计方案的制定
1.加工中心总体方案设计(与其他组员合作内容)
(1)右视图
(2)正视图
(3)左视图
2立柱进给系统设计及结构设计
(1)立柱导轨:
由于装料高度为1000mm,主轴端面至工作台最低高度为150mm,考虑主轴凸台高度为100mm,并考虑主轴箱运动至最低导轨处有余量,则导轨最低端高度为1200mm。
主轴箱运动至最高处时,主轴端面里工作台面高度为690mm,考虑主轴箱高度为600mm,以及导轨运动余量(50mm),则导轨最高处高度为2440mm,即立柱导轨总长度为2440-1200=1240mm。
(2)滚珠丝杠:
初选滚珠丝杠外径d=40mm,查THK公司生产的丝杠螺母,按最长螺母尺寸(L1=163mm)计算,并考虑一定的运动余量(上、下各50mm),由于Z轴行程为540mm,则丝杠总长度L≥163+540+100=803mm,取丝杠螺纹部分长度L2=810mm。取支承端距螺纹部分长度为L3=100mm,且考虑联轴器所需轴长为100mm,则滚珠丝杠支承距离L=810+100+100+100=1110mm。
以上为立柱外形尺寸的设计参数,具体丝杠选型、伺服电机选择及结构设计待定。
3.自动换刀系统设计
自动换刀系统包括机械手传动系统和刀库传动系统。机械手传动系统采用凸轮联动方式完成机械手所有换刀动作。刀库形式采用盘式刀库,其传动系统主要采用蜗杆减速器进行传动。
机械手传动系统图如下:
刀库传动系统图如下:
机械手换刀时间确定及动作时间分配:
机械手换刀时间确定:刀对刀时间为2s。
机械手的所有动作由滚齿凸轮进行传动及控制机械手轴的上下移动,圆柱分度凸轮控制机械手轴的转动和平面沟槽凸轮控制刀套翻转来共同完成。抓刀手的动作过程包括:抓刀、拔刀、换刀、插刀、归位五个阶段,其中圆柱分度凸轮控制机械手的抓刀、旋转180°换刀和归位,滚齿凸轮控制机械手的拔刀和插刀动作。
根据机械手的五个动作阶段,相应的圆柱分度凸轮也经历五个运动转角过程,分别为:
θ?:换刀机械手旋转φ角抓刀;
θ?:换刀机械手沿轴向伸出距离f完成拔刀;
θ?:换刀机械手旋转180°换刀;
θ4:换刀机械手沿轴向缩回距离f插刀;
θ5:换刀机械手反转φ角复位。
由于凸轮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总存在一定的啮合间隙和传动误差,所以,在凸轮运动的最前端和最后段个加入一段静止期,从而消除由于传动误差带来的影响,两静止期转角分别设为θ0和θ6。
由上知,抓刀θ?,换刀θ?,复位θ5为凸轮的分度期,在分度期取较大的分度期转角对机构运转情况有利。则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