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XXXX有限公司充装质量保证手册20140824
XXXXXXXX有限公司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
质量保证手册
2014年3月
目 录
第一章 :管理职责 4
1.安全管理制度 4
2.安全生产责任制 5
3.氧、氮装卸过程关键点控制制度 8
4.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10
5、各类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12
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3
7、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定期检验制度 14
8、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附属仪器仪表的定期校验、检修制度 15
9、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管理制度 16
1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7
11、充装资料管理制度 18
1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 18
13、用户宣传教育管理制度 19
14、事故上报制度 19
15、接受安全监察制度 20
16、用户质量信息反馈管理制度 21
第二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2
1、移动式压力容器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 22
2、充装量复查操作规程 23
3、低温液体罐车操作注意事项与操作规程 25
4、装卸用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 36
5、卸载操作过程 39
6、事故应急处置操作规程 41
第三章:工作记录和见证材料 45
1、充装介质成分检测报告(附录一) 46
2、危化品装卸安全检查记录(附录二) 47
3、充装记录(附录三) 48
4、超装介质卸车处理记录(附录四) 50
5、设备运行记录(附录五) 51
6、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站安全检查记录表(附录六) 52
7、员工岗位持证上岗和培训记录(附录七) 53
8、质量信息反馈记录(附录八) 54
9、充装用设备和仪器仪表的运行、巡视、维护保养、检修、定期检查、 检定记录(附录九) 55
10、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和讲评记录(附录十) 60
:管理职责
1.安全管理制度本单位是第一责任人,安全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非本单位人员严禁进入罐区,对必须进入罐区的人员需经站长或安全员的同意,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进入罐区及生产区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规定。
进入罐区的运行人员或操作人员都应是经过有关部门培训合格,熟悉罐区设备及使用要求,方可操作,否则不准单独操作。
罐区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罐区应保持清洁。
5运行或检查人员在每次操作或检查后应做详细记录。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严禁拖拉机、电瓶车和兽力车进站。不准在生产区修车、擦车、放水。外来人员不准在生产区乱走,未经批准不许进入充装台、烃泵房、压缩机房,未经批准不准动用站内生产设备。
生产区配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维修、更换。消防器材不得挪作它用。
每年单位至少应进行四次对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技术标准、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下一年的安全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要求。
每班至少进行一次安全巡查,每日作一次巡查记录,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年对重点设备由本单位的在线检验员进行一次运行在线年度检验,并填写检验报告存档。
1、为保证氧、氮充装的安全及充装质量,特制定装卸过程关键点控制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氧、液氮充装站氧、氮装卸过程。
二、装车过程关键点控制
1、槽车检查。确认槽车有证,人员有证,安全附件齐全有效,检查槽车外观无明显缺陷,是否进行空车过磅,有无提货单等。
2、安全告知。对槽车人员进行安全告知,避免人的误操作导致危险。
3、工艺管线检查。确认工艺管线无跑冒滴漏现象,各阀门开关正确。
4.充装参数设定
1)严格检查槽车参数,并熟悉槽车容易,充装系数、工作压力等。
2)合理设定槽车充装量,避免槽车过充。
3)合理设定槽车排气压力,槽车排气压力必须大于装车环境温度下氧、氮槽车的饱和蒸汽压,避免氧、氮气化后排走,并确保槽车装车过程压力不超过槽车工作压力。
5.充装流速控制
1)槽车刚开始充装时,由于槽车内部压力低,系统与槽车压差大,先靠球罐压力自压装车,到槽车压力接近球罐压力时再开启氧、氮装车泵加压装车,装车过程必须随时检查流速,发现流速过快应调节手动阀,减小装车流量。
2)装车过程随时观察槽车流速,保证管道流速在流量计的1/3~2/3之间,避免流速超过流量计量程,流量测量不准导致槽车充装量不足或过充。
3)注意槽车排气时流量,槽车排气后压力下降,流速会增加。
4)关阀提前量,检查槽车是否在设定的关阀提前量,自动将紧急切断阀开度减小,以保证充装准确。
6.充装压力控制
1、刚开始充装时,槽车压力较低,靠自压装车。
2、启动装车泵后必须确保装车管线工作压力<1.3MPa。
3、检查槽车排气是否正常,压力达到排气压力设定值时,槽车自动排气,槽车排气不正常时,必须手动排气,保证槽车气相空间压力不超过槽车工作压力。
7.复检。充装完成后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