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喂养及营养1fujian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为贯彻落实《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卫妇社发〔2009〕235号),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我们组织制定了新生儿访视、儿童健康检查、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和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4个方面的儿童保健技术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2.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略) 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略) 4.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略) 卫生部办公厅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为贯彻落实《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卫妇社发〔2009〕235号),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2012年4月20日,卫生部办公厅以卫办妇社发〔2012〕49号印发《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分目的、服务对象、内容与方法、工作要求、考核指标5部分。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及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家长 三、内容及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1、纯母乳喂养: 婴儿6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的乳汁的分泌。从6个月起,在合理添加其他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 A 产前准备:母亲适当增加体重(12-14公斤) 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 的消耗。 母亲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底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 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允,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 3).1 按需哺乳: 3个月内的婴儿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3).2 乳房排空:吸允产生的“射乳放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3).3 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3).4 乳母的生活安排:乳母身心健康、睡眠充足,合理营养、额外(增加能量500千卡/天)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 (1)哺乳前准备:等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经更换干净的尿布。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以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2)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无论任何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的身体贴近母亲, 婴儿头和身体得到支撑, 鼻子对着乳头。 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婴儿的下颌在乳房上,嘴张得很大,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嘴中;婴儿下颌向外翻,婴儿嘴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婴儿慢而深的吸允,能听到吞咽声,表明含接乳房姿势正确,吸允有效。哺乳过程注意母婴互动交流。 (3)哺乳的次数:3个月内按需哺乳,4-6个月渐渐定时,每3-4小时一次。每日约6次,可逐渐减少夜间哺乳,帮助婴儿形成夜间连续睡眠的能力,但个体差异,需区别对待。 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 1)乳量不足:正常乳母产后6个月内每天泌乳量随婴儿月龄增长逐渐增加,成熟乳量平均可达每日700-1000毫升。婴儿母乳摄入不足可出现下列表现: 体重增长不足,尤其新生儿期体重增长不足600克 尿量每天少于6次 吸允时不能闻及吞咽声 每次哺乳后哭闹不能安静入睡,或睡眠时间小于1小时(新生儿除外) 若却因乳量不足影响婴儿生长、应劝告母亲不要放弃母乳喂养,可在每次哺乳后用配方奶补充母乳不足。 2)乳头内陷或皲裂:乳头内陷需要在产前或产后做简单的乳头护理,每日用清水(不要使用肥皂水或酒精之类)擦洗、挤捏乳头,母亲亦可以用乳头矫正器矫正乳头内陷。母亲学会用“乳房喂养”而不是“乳头喂养”大部分婴儿可从扁平或内陷乳头吸允乳汁,每次哺乳后可挤出少量乳汁均匀涂在乳头上,乳汁中晗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抑菌物质对乳头表皮有保护作用,可防止乳头皲裂和感染。 3)溢奶:发生原因: 3.1 小婴儿胃容量较小,呈水平位置,且具有喷们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等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使6月龄内 的小婴儿常常出现溢奶。喂养方法不当导致吞入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