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后颅凹肿瘤 影.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后颅凹肿瘤 影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为中线处混杂密度病灶,约50%见多发斑点状或砂粒状高密度的钙化灶。 MRI:T1W不均匀等低信号,T2W混杂高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中等度强化。 与脑室内髓母细胞瘤较难鉴别。 若肿瘤通过第四脑室侧隐窝向桥小脑角延伸时,有利于室管膜瘤的诊断。 下丘脑错构瘤好发于婴幼儿或低龄儿童 特征性临床表现是性早熟及痴笑性癫痫,它由面部肌肉不规则抽搐所致 下丘脑错构瘤 下丘脑错构瘤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 肿块由异位的类似于灰结节的分化良好神经元构成,其纤维间质内有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有完整的血脑屏障 肿瘤以蒂或无蒂的广基附着在灰结节与乳头体之间的下丘脑,因此又可称为灰结节错构瘤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鞍上池后部肿块,边界清楚呈圆形,其 密度与脑实质相似,一般无钙化 增强: 肿块不发生强化。 CT难以发现几毫米的鞍上肿块 MRI在诊断下丘脑错构瘤方面明显优于CT,矢状面和冠状面可以清楚显示垂体柄与乳头体之间的结节,一般信号特征同灰质信号 * * 儿童后颅凹及鞍区肿瘤 影像诊断 常见儿童后颅凹肿瘤 髓母细胞瘤 小脑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瘤 脑干肿瘤 髓母细胞瘤 是最常见的儿童后颅凹肿瘤 儿童髓母细胞瘤常位于小脑蚓部 青少年和成人髓母细胞瘤常位于小脑半球 肿瘤沿脑脊液播散发生率非常高,发病时即有播散提示预后差 组织学上肿瘤由未分化小圆形细胞组成伴高的核浆比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肿瘤边界清楚,呈均匀等或高密度,可见小斑片囊变及钙化灶 增强:呈轻到中度强化 MRI: T1呈稍低信号,T2等高信号 肿瘤向前压迫或突入第四脑室常伴梗阻性脑积水 肿瘤脑膜播散表现为脑膜明显强化,边缘光滑或结节样 男,5岁,头痛呕吐2周 诊断? A.星形细胞瘤 B.髓母细胞瘤 C.室管膜瘤 女,3岁 小脑星形细胞瘤 在后颅凹肿瘤中发病率仅略低于髓母 青少年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最为常见,高峰年龄范围为从出生至9岁,间变型约15~20岁 肿瘤大多数起源于中线小脑蚓部,然后向一侧半球延伸 肿瘤可以是囊性的、实质性的或实质性伴中央坏死,约半数为囊性伴壁结节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I级星形细胞瘤,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排列不紧密,形成孔洞,缺乏血脑屏障,因此有显著强化 影像学表现 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CT: 为囊性肿瘤伴壁结节,壁结节明显强化,有 时可为实性,强化也显著 MRI:T1囊液呈低信号,壁结节呈等信号, T2囊液呈明显高信号,壁结节稍高信号 间变形星形细胞瘤 CT:实质性肿瘤伴中央不规则坏死,实质部分为 等低密度,增强:囊壁和实质部分为不规 则、不均一强化 诊断? A.星形细胞瘤 B.髓母细胞瘤 C.室管膜瘤 D.血管母细胞瘤 男,3岁 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约占儿童后颅凹肿瘤的8%~15% 儿童室管膜瘤中,幕下占70% 肿瘤绝大多数是从衬在第四脑室顶和底部室管膜细胞派生而来,主要长在脑室内 可通过侧隐窝延伸之桥小脑角,或通过正中孔进入枕大池 肿瘤还可以从室管膜细胞残余发展而来,表现为脑室外肿瘤 肿瘤钙化发生率50% 诊断? A.星形细胞瘤 B.髓母细胞瘤 C.室管膜瘤 诊断? A.星形细胞瘤 B.髓母细胞瘤 C.室管膜瘤 诊断? A.星形细胞瘤 B.髓母细胞瘤 C.室管膜瘤 脑干肿瘤 儿童脑干肿瘤主要是星形细胞瘤 绝大多数发生在桥脑,可累及中脑和延脑 发病年龄以3~10岁多见 组织学包括毛细胞星形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最多 脑干肿瘤的囊变是常是恶性表现 影像学表现 脑干增粗,脑干周围脑池变浅或消失,第四脑室变形,肿瘤可包埋基底动脉 CT:常为低密度,有时可等密度或见坏死囊变的更低密度区,一般无钙化 MRI:T1WI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 增强:弥漫性胶质瘤不强化或部分强化 女,3岁 鞍区肿瘤 儿童鞍区肿瘤占幕上肿瘤的比例较高 按部位分类:鞍内、鞍上和鞍旁 最常见的是鞍上颅咽管瘤 由于该区域的大多数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不少肿瘤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作出明确诊断 颅咽管瘤 是最常见的儿童鞍区肿瘤,占儿童鞍上肿瘤的50% 它起源于胚胎咽囊剩件,组织学分为两型,釉质上皮瘤型和乳头型 前者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肿瘤以囊性为主,囊内可含胆固醇结晶和角蛋白,肿瘤的钙化率约占90%,多数累及下丘脑 乳头型主要见于成年人,以实质性为主伴小囊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