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彝族 主讲人:肖易 组内成员: 刘嘉颖、傅恩、古荷花、肖易、颜于淇 12禁毒学一区队 ?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据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人口为502.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94%;其次是哈尼族,人口为163.0万人,占总人口的3.55%;第三是白族,人口为156.1万人,占总人口的3.40%。????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 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我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彝族 云南少数民族分布图 彝族的文化艺术 彝族的饮食习惯 彝族的风俗习惯 彝族的禁毒历史 彝族的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祝酒歌 特色食品 (1)荞粑,彝族风味主食 彝族的饮食习惯 (2)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家常菜 (3)白水煮乳猪,用乳猪水煮后蘸食 (4)锅巴油粉,用豌豆面制成 彝族的风俗习惯 《爸爸去哪儿》云南之旅 彝族的“抹黑脸” “抹黑脸”是彝族特有的迎客方式,把锅底灰抹在对方脸上,谁抹的越黑,预示着在你身上的好运越多!我注意到,皮肤越白的人越容易被抹黑,当然也越开心。 家家户户都在杀鸡做饭,当所有人端起碗筷时,你会感到脸上突然有一种被人摸感觉,之后你看到了所有的人都冲着你笑,被抹黑脸的人笑得最开心,因为每一个被抹的人此时都要再抹一个人,他们说这是在传递幸福。 据了解,楚雄州很多彝族聚集地每逢到节日或婚、丧活动的时候,属姑舅表关系的青年男女,双手抹沾着锅底的黑烟,各向对方的脸上涂抹,以表示祝贺吉祥、幸福和喜庆。而现在不分老小,在场的都会被黑。 汉人贵茶,彝人贵酒 所木拉九以 (汉区以茶为敬) 诺木支几以 (彝区以酒为尊) 彝家酒谚云: 待客习俗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在彝族节庆中和日常生活中,酒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走访亲友要带酒,参加婚礼要送酒和牲畜,参加丧葬活动也要送酒送牛羊,参加宗教活动更离不开酒和牲畜。就是去探视病人都要带酒。 而在汉人的眼里,大概他们所见到的彝人几乎都在喝酒,于是汉人对彝人的偏见之一是彝人好酒,烂酒。 关于这种彝汉之间的偏见,有人总结了一句顺口溜:彝人见酒,打死不走,汉人见肉,打死不流(“流”是四川汉话“动”的意思)。外族人对彝族酒文化的误解历来有之,可最近由于所谓的部分格调不高的“酒歌”造成的误解最大。彝族最正统的酒文化是“转转酒”,没有强迫喝酒的习俗,有人敬酒要接下,但能喝则喝,不能喝的咪一下就可以了。 彝族喜欢饮酒 “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 彝家,每当客人来到,无沏茶敬客之礼,却有倒酒敬客之俗。 每逢婚嫁,以视“酒足”为敬,“饭饱”则在其次,或几乎没有请客吃饭之说; 每当丧葬时,讲究送酒多者为最敬最孝; 家支间、个人间发生打架斗殴纠纷时,理亏方往往打(买)酒赔礼道歉,即可消除民事纠纷或双方怨恨。 酒在彝族山寨是最为重要的特色饮品。 喝酒时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称作“转转酒”。 据说在当地,若学不到一手烤茶技术,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会认为你没本事,而不愿将姑娘嫁给你,因此,当地小伙十五六岁就要学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绝招。 烤茶相亲 饮茶之习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以烤茶为主,彝族饮茶每次只斟浅浅的半杯,徐徐而饮。 温馨提示: 客人到家,必敬酒、传烟、递茶,这是云南彝族的传统习俗。 若客人不会抽烟,或不能饮酒,不要拒绝主人的盛情,可收下而不抽不饮,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感谢。 茶也是彝族的主要饮料,多喜欢烤茶。饮茶时,每次只斟浅浅半杯。在场者都可饮,但要按年长辈分依次轮饮。有的地方习俗,则谁烤制茶谁独饮,互不同饮一罐烤茶。客至时,每人发给一个小沙罐、一个茶杯,互不占用,意思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