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2011老年房颤中国专家指南)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房颤的诊断治疗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心内科 刁树玲 AF的流行病学 房颤发病率与年龄相关 -40-50岁以下的成年人,0.5% -65岁以上的成年人,为7.2% -8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高达5-15%以上 老年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的中风是由房颤引起的 我国房颤患者约1000万 房颤患病率逐年增加 房颤的危害--死亡率增加 心房颤动对心功能的不利影响 心房心室收缩不协调 正常心房收缩,左心室舒张,二尖瓣开放,血液自左房进入左室。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排血时辅助泵功能,心排血量下降。 心室率太快 心动周期中,收缩期较恒定,心室率快时舒张期明显缩短,左室舒张末不能完全充盈,心排血量下降20-30% 二尖瓣返流 由于房颤时,心室率极不规则,可致MR 心房颤动的不良结果 左心房压力升高(尤其是二尖瓣狭窄时),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 肺瘀血 左心衰竭 周围静脉瘀血 右心衰竭 血压下降(心排血量下降) 引起患者头晕、乏力、烦躁,有冠心病人可发生心绞痛,运动耐量下降。 心悸或其他症状 心律极不规则,心率增快。25%患者阵发性Af多尿。 左心房血栓形成机会增加 风心病患者25%有血栓,死于栓塞占20-25%。 房颤机制复杂 心房颤动的分类 a. 初发性心房颤动:可复发或不复发,有症状或无症状。 b. 阵发性心房颤动: 指持续时间 7d 的房颤,一般 24 h,多为自限性,反复发作。 c. 持续性心房颤动:指持续时间7d的房颤,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反复发作。 d. 永久性心房颤动:指复律失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或没有复律适应证的房颤。 房颤治疗目的 节律与心室率控制 可分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电复律、心房和(或)房室结消融、起搏器和外科手术治疗 抗栓治疗 策略的选择 策略的选择 策略的选择 策略的选择 房颤的转复 房颤的转复 2.药物复律 普罗帕酮、胺碘酮、多菲利特和伊布利特可用于药物转复房颤。在院外单次口服较大剂量的普罗帕酮(600mg)也可用于转复,但需要有患者在医院内应用该药物安全有效的证据,而且患者没有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异常、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Brugada综合征和器质性心脏病。在院外发生的不需紧急复律的房颤患者可应用胺碘酮。洋地黄类药物和索他洛尔在房颤转复时可能有害,不建议应用。 房颤的转复 3.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 常用的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包括普罗帕酮、莫雷西嗪、胺碘酮、索他洛尔和多菲利特等药物。现有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虽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有效性差,副作用较多,且不降低总死亡率。选择药物应注意脏器的毒性反应和致心律失常作用。 房颤的转复 维持窦律的长期治疗建议: (1)发作减少即为治疗有效 (2)一种药物无效可换用其他药物 (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多见 (4)药物安全性比有效性更重要 (5)症状不明显或控制心室率后无症状的患者不需常 规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6)建议永久性房颤患者停用节律控制药物 房颤的室率控制 药物 推荐采用抑制房室结内传导和延长其不应期的药物以减慢心室率、缓解症状和改善血液动力学,包括β阻滞剂、钙拮抗剂、洋地黄类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 房颤的室率控制 (1)洋地黄类药物:其基本作用是拟迷走神经作用,使房室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而心室率减慢;另外还可通过缩短心房不应期,使心房率加快,隐匿传导增加而减慢心室率。与其它减慢心室率药物相比,它能改善心功能。在房颤急性发作或房颤心室率过快时,可用西地兰0.4-0.8mg静注,慢性房颤可用地高辛0.125-0.250mg/d口服。洋地黄类药物能够较好地控制安静时的心室率,但对运动后、缺氧、发热、交感神经兴奋等状态时的心室率作用较差,需要同其它药物合用,尤其对顽固性房颤。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应注意洋地黄过量的副作用。 房颤的室率控制 (2)β阻滞剂:β阻滞剂能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和传导时间,达到减慢心室率作用。静脉制剂有短效的艾司洛尔,负荷量为0.5mg/(kg·min)·维持量0.05-0.20mg/(kg·min)及美托洛尔每次5-15mg静注,可迅速减慢心室率,但存在较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对心功能不全者慎用。口服β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25-50mg,每日2次,阿替洛尔12.5-25.0mg,每日3次或比索洛尔1.25-5.00mg,每日1次。美托洛尔为脂溶性,对心源性猝死有预防作用,在合并冠心病时应首选,比索洛尔为选择性受体阻滞剂,在合并有支气管哮喘、肺部疾患时应首选。口服β阻滞剂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