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二、饮食方面 四、习俗风尚的变化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婚丧仪式的简化 社交礼仪的变化 休闲娱乐的多样化 中国其他菜系 特征:移风易俗、删繁就简。 但广大农村地区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下令剪辫、易服、放足。 辛亥革命前,仁人志士、青年学生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 断发: 章炳麟 邹容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 ★传统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民国时已开始改革。 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清末婚礼 五四前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婚礼的演变 50年代和60, 70年代的结婚照是 差不多的。 90年代—现在 的化装技术连最亲 的人也认不出来。 本世纪—现 在流行个性婚纱 照。 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 天葬,是藏族人民的丧葬习俗,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土葬,是各个民族都实行过的葬法,汉族历行 土葬。迄今在某些少数民族和我国北方地区和 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实行 火葬,在商代,一些边远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 后来,受佛教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 丧礼的演变 直系亲属披麻带孝, 在死者的坟前行跪拜礼。 地上的白色小棍是用来驱 鬼“哭丧棒”。 给死者焚烧纸钱。 树葬 见面礼:跪拜、作揖 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鞠躬、握手 跪拜 作揖 称呼上: “老爷”“大人” “先生”“同志” 社交礼仪 历法上: 农历 公历 并添加国庆、 元旦等新节日 * * * * * * * * * * * 人教版历史必修② 第 14 课 知识结构 原因 习俗风尚 住 食 (概括说) 衣 改革开放以来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动荡中近代生活发生变化 变化: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 原因:受西式服饰的影响。 (1)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 国人将西装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穿着: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 20世纪初 礼 义 廉 耻 以文治国 五权分立 三民 主义 鸦片战争前的旗袍 改良后的旗袍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 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勤俭节约、无私 奉献是50-70年代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50年代女性的又一时尚——布 拉 吉 “文革”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 “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 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 红装爱武装。 (3)改革开放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 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 时代特征 服饰特征 表现 阶段 男: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旗袍的改良 列宁装、布拉吉 制服装、绿军装 异彩纷呈 中式与西式、 传统与现代并存 朴素单调 政治色彩强烈 款式新颖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服饰方面(三大阶段) 近现代服饰变化的趋势: 保守、等级森严、单调 开放、美观、方便、平民化、个性化发展 西餐传入 传统中餐四大菜系 中西餐并行于世  比较中西餐饮食有何区别? 中餐:把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 西餐:以讲究营养为最高准则。  1、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  2、新中国成立后凭票购粮 二、饮食方面  3、改革开放后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1988年发起“菜篮子工程”   即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所采取的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系列措施。 列入“菜篮子工程” 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如肉猪、禽蛋、蔬菜、水产品、牛奶等。 到1987年,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知识拓展:中国各地民居特色 江南民居 三、住房方面 原蒙古包 草原蒙古包 陕北窑洞 北方四合院 传统建筑(北方) 三、住房方面 中西合璧 欧式建筑 1、外国人来华后,西式洋房开始出现, 中国的居室建筑出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2、新中国成立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