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说课.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说课

* * 一、专题定位及教材分析 二、课标解读、考纲解读、近年考情分析、 2011考向预测 三、复习整体思路 四、学情分析 五、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六、学法分析 七、教法分析 八、教学流程 九、课堂设计理念 专题复习三: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一、专题定位及教材分析 1、专题定位:本专题时间跨度从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文明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内容包括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本专题因与现实热点问题联系紧密,历来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 2、教材地位:本专题内容涉及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 1---6章的内容。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而中国又是世界上四大农业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以农立国的历史传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的粮食和副食品,为手工业部门提供原料。因此,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有利于我们对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形成整体认识。 从纵向上看,内容分布于古代史各个朝代。从横向上看属于古代史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五大板块中的经济板块。经济是基础,经济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密切相关。学好本专题将为后面专题的学习打下基础。本专题在古代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课标解读、考纲解读、近年考情分析、2011考向预测 1、课标要求: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解读:古代农业属于人类经济活动范畴。在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决定政治、文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考纲要求: (1)、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 (2)、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 (3)、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 ——《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P414 解读:考纲三点要求主要涉及到4个能力层次 1、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材料处理(阅读理解历史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历史阐释(归纳、比较和概括、评价历史知识、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4.文字表达(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3、近年考情分析: (07·全国文综Ⅰ )单选、(08·全国文综Ⅱ)单选(08·全国文综Ⅰ )材料题、(09·全国文综Ⅱ )单选 (09·全国文综Ⅰ )单选、(10·全国文综Ⅰ )单选 得出结论:古代农业经济为高考常考点,在复习中要重点把握 4、2011考向预测 (根据对考纲、课标、考情综合分析,预测考察的三个面向为) 考向一 从借鉴新课标理念,创设新情景,以考查主干知识的视角命题 预测依据 以“能力立意”为基础的命题原则已成为大纲版和课标版考区命题的共同趋势。命题以现实问题立意,设置新情景、新问题,针对主干知识进行命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为培养学生的创新、适应能力,在平时就应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考向二 从关注现实热点问题的视角命题 预测依据 在以“能力立意”为命题原则情况下,命题人一般先是根据现实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或是热点事件确定考查的“题眼”和方向,再从历史的角度链接知识点,创设新情境、新设问,从而体现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理解历史现象的原则。“三农问题”、“民生问题”、“不同文明交流问题”等现实热点都与本讲知识有很广的命题切入点。 考向三 从关注文化遗产、关注区域文明的视角命题 预测依据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留给国人,留给世界的伟大文明遗产,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河的贯通,使沿岸成为古今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贯穿当前的“环渤海”、“长江三角区”“运河经济圈”等重大区域经济建设地带,命题切入点广泛。 三、确定复习整体思路 根据对教材地位及课标考纲的分析,我制定了复习的整体思路为: 1、四个注意:(1)注意主干知识的纵向总结及演变规律的分析认识(2)注意经济史与政治史的结合,尤其是从经济政策切入考察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3)注意古代经济与当代经济的结合,以古代经济为切入点认识其对当代经济发展提供的借鉴作用(4)注意将古今的历史与重大现实问题及社会热点问题密切联系,以“三农问题”“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为线索整合史实。 2、两个理解: (1)理解农耕文明下,重农抑商政策。 (2)理解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在复习备考中的价值。 四、学情分析; 1、学生态度方面:高三3/4班学生学习目的明确,积极性高,记忆力强. 2、知识方面:高三学生经过高一高二阶段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课前的预习,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把握方面应该没什么障碍。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