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选集》(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唐代诗人9位,其中王维8首,李白12首,韩愈2首,白居易7首,元稹2首,李贺6首,卢仝2首,李商隐11首,寒山诗24首。 寒山热兴起的美国时代背景 “垮掉的一代” (BeatGeneration):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 1956年,金斯堡的诗集《嚎叫》在旧金山出版 1957年,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发表 1959年,巴罗斯的小说《赤裸的午餐》问世 嬉皮士运动 寒山诗英译 出生三十年, 常游千万里。 行江青草合, 入塞红尘起。 炼药空求仙, 读书兼咏史。 今日归寒山, 枕流兼洗耳。 In my first thirty years of life I roamed hundreds and thousands of miles. Walked by rivers through deep green grass Entered cities of boiling red dust. Tried drugs,but couldn’t make Immortal; Read books and wrote poems on history. Today I’m back at Cold Mountain; I’ll sleep by the creek and purify my ears. ? 炼药 ———drug Elixir (中世纪炼金术师所探求的炼金药,长生不老药) 洗耳 ——purify my ears 常游千万里 ——roam To walk or travel around an area without any definite aim or direction.(随便走,漫无目的,漫游,流浪) ?3.节译与编译 节译和编译都属于有意识型创造性叛逆。造成节译或编译的原因有多种:为与接收国的习惯、风俗相一致。为迎合接收国读者的趣味、为便于传播、或出于道德、政治等因素的考虑。 4.转译与改编 转译,又称重译,是指借助一种外语(媒介语)去翻译另一外语国的文学作品。译者们在从事具有再创造性质的文学翻译时,不可避免地要融入译者本人对原作的理解和阐述,甚至融入译者的语言风格,人生经验乃至个人气质。因此,通过媒介语转译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会产生二度变形。 例如: 裴多菲的箴言诗《自由与爱情》? “Liberty, and love!/These two I need./For my love I will/sacrifice life/For liberty I will/sacrifice my love.” 文学翻译选择决定了外国文学在译语国家的精神面貌。在20世纪中国的不同时期,由于时代语境不同,文学翻译选择规范也就不同。 * 由于种种原因,寒山诗极少能进入中国正统文人的视野,始终游离于中国正统文学史之外。 直到清朝康熙年间,御定的《全唐诗》中才收入寒山诗,并列于释家诗之首。 在上世纪3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中,寒山又作为白话诗的早期代表进入了当时学者的视野。胡适、郑振铎都曾推崇过寒山。 * 1翻译了24首寒山诗,于1956年出版。 2《达摩流浪汉》(The Dharma Bums,又译为《法丐》) 在施奈德的英译本中,寒山的形象是“一个衣衫破烂,长发飞扬,在风里大笑的人,手里握着一个卷轴,立在一个山中的高岩上”,首先吸引了凯鲁亚克。在1958年出版的他的自传体小说《达摩流浪汉》的扉页上就写着“Dedicate to HanShan”(献给寒山)。由于斯奈德的寒山译诗二十四首和凯鲁亚克《达摩流浪汉》的相继出版,寒山诗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迅速风行起来,寒山成为“垮掉一代”心目中的偶像,被嬉皮士奉为鼻祖,由此引发了席卷欧美的“寒山热”。 * 在谈到寒山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当时美国社会的背景。“垮掉的一代”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战争造成的惨祸仍像梦魇一样纠结在人们的头脑中。同时,由于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对峙,处于“冷战”之中,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异常猖獗,大肆迫害文化思想界的进步人士,弄得美国文坛一片萧条和沉寂。这种情况促使许多美国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对美国的社会制度、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怀疑,并以不同方式发泄不满,进行抗争。他们对现实社会不满,蔑视传统观念,在服饰和行为方面摒弃常规,追求个性的自我表现,其中有些长期浪迹于社会底层,形成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这就是“垮掉一代”。他们对现实极端不满,但又看不到出路。他们愤世嫉俗,身着奇装异服,不修边幅,放浪形骸,终日寻求刺激,酗酒吸毒。这样做,他们还觉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