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生态观点(ecologicalperspective)汇编.doc

社会工作理论—生态观点(ecologicalperspective)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工作理论—生态观点(ecologicalperspective)汇编

社會工作理論—生態觀點(ecological perspective) 壹、前言 生態觀點又稱為生態區位觀或區位觀,該理論近似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惟相較於系統理論所源自物理學核心概念,多以無生命、機械性運作方式來詮釋,因此與源於生物學(ecology)之生態觀點理論架構, 故兩者在語彙及概念名詞有所不同,後者尤其關注人的生活與動態之互動過程,。 社會工作之實務運用上, 生態觀點強調全方位(holistic)及人與環境之互動(transactional)關係,透過此人與環境間複雜的交流(tranctions)提供多元面向的概念基礎及較廣闊之架構, 社會工作專業所發展的生態關係的中心概念在於,社工服務應立基於某一文化或或次文化脈絡,考量個人權力、需求、能力與人生目標 ,並與其所處之社會與物質環境質量相容(fit),並經由此面對過程中因此環境之交流與各生命課題(life course)所達成之正向增強與改變 。 因此有別於強調個人病理模式之個案工作實施典範,而更加關注到人在情境中(person- in- the-situation)及當前(here-and- now)之現實。Germain Gitterman將生態觀點之個案工作典範命名為生活模式(life model)。 Germain Gitterman於1976年首次提出生活模式(life model)迄今,數十年間,隨社會劇變,社會工作面對的議題在質及量上,相較於十四至十八世紀面對案主因貧窮及不公平對待導致之經濟匱乏與生理困境,現今更形複雜(諸如愛滋病、遊民、慢性心理疾病、兒童虐待及家庭與社區之暴力),由於所面對之社會情境愈加惡劣悲慘,當代生活模式(life model)因此擴大關注焦點,透過四個面向以回應這些問題。其一、社會工作在實務運作須發展增強社區能力、更具組織性及法律體制上的影響力量以對抗社會對弱勢之壓制,因此晚近倡導之生活模式(life model)特別重視協助案主、家庭、群體之方法與技巧以影響社區、組織及政治體系,其二、強調有效回應人們多元需求的專業實施,其三、實務工作者應尊重及支持每個人不同因應外在困境之因應方式及型態。過去,我們強調案主「解決生活上之問題」概念施以專業評估與干預,而今,則重視釐清「壓力源—壓力—因應」之典範。最後,社會工作者必須敏感到服務對象背景的多元性,,過去被認為發展固定且具普遍性的人類發展階段之傳統觀點的生命循環(life cycle),如今則更加重視生命歷程(課題)(life course)。 貳、人在環境中;生態觀點之歷史脈絡 如前述及生態觀點於1970年代之提出乃基於改善環境與生活品質,了解其該動態途徑應回溯其理論根源,但由於生態觀點採借相當多的理論觀點,也因此常,難以釐清其間界線分野,例如所引用的理論概念包括生態學、本我心理學、壓力理論、文形心理學、角色理論、人類學、人本心理學、符號互動、一般系統理論及動態權力關係之概念(詳如表一)。 . 表一 生態觀點採借之理論基礎 時間 學者 理論 主要命題 實務運用概念 1859 Darwin 進化論 有機體及環境之演化改變 最佳適應狀況 1917 Richmond 社會診斷 個人調適以改善社會經濟條件 社會治療 1930 Coyle 團體社會工作之社會目標模型 團體互動過程 任務角色 互惠關係 1932 MurphyJensen 完形學派 覺察整體結構關係 整體經驗之分析 1957 Perlman 符號互動 建構意義 自我、概化人 1940 Gordon Hamilton 社會診斷 改善環境與社會狀況之政治功能 改善社會經濟條件為增進個人福祉之要件 1949 M..Mead 人類學 文化環境間之互動 重視民族誌資料及人格發展資料之之重要 1959 Maslow 人本心理學 提供成長能力之生活經驗 照顧治療關係 1931 1951 Lewin 場域論 生命空間之瞭解 人與環境之關係 1953 Lorenz 動物行為學 動物於自然狀態之研究 關鍵時期 1956 Seley 壓力理論 壓力因應 調適機制 1963 Bandler 自我心理學 提升自我、個體能力 整合自我功能、因應能力 1959 DuBos 環境生物學 人類生態學 提昇環境之適應 交流 1973 Bowlby 依附理論 密切互動產生之關係 依附及連結性 1968 Bertalanffy 一般系統理論 檢視系統變遷 協力、開放系統、交互因果 1979 Bronfen-brenner 生態發展 個人發展過程脈絡 微視、居間、外部及鉅視系統 1972 Chestang 充權 影響生活空間創造福祉 交互力量 1976 Solomon 生活模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