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调控制电路
什么是音调控制
?? 所谓音调控制就是人为地改变信号里高、低频成分的比重,以满足听者的爱好、渲染某种气氛、达到某种效果、或补偿扬声器系统及放音场所的音响不足。这个控制过程其实并没有改变节目里各种声音的音调(频率),所谓音调控制只是个习惯叫法,实际上是高、低音控制或音色调节。高保真扩音机大都装有音调控制器。然而,从保证信号传送质量来考虑,音调控制倒不是必须的。
??? 一个良好的音调控制电路,要有足够的高、低音调节范围,但又同时要求高、低音从最强到最弱的整个调节过程里,中音信号(通常指1000赫)不发生明显的幅度变化,以保证音量大致不变。
??? 所谓提升或衰减高、低音,都是相对于中音而言的。先把中音作一个固定衰减(或加深负反馈)然后让高音或低音衰减小一些(或负反馈轻一些),就算是得到提升。因此,为了弥补音调控制电路的增益损失,常需增加一到两级放大电路。
音调控制电路的分类
??? 音调控制电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衰减式和负反馈式。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的调节范围可以做得较宽,但因中音电平要作很大衷减,并且在调节过程中整个电路的阻抗也在变。所以噪声和失真大一些。负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的噪声和失真较小,但调节范围受最大负反馈量的限制,所以实际的电路常和输入衷减联合使用,成为衰减负反馈混合式。
??? 1. 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
??? 典型电路如图所示。
C1、C2、W1构成高音调节器,R1、R2、C3、C4、W2构成低音调节器。W1旋到A点时高音提升,旋到B点时高音衰减。W2旋到C点时低音提升,旋到D点时低音衰减。组成音调电路的元件值必须满足下列关系:
??? (1) R1≥R2;
??? (2) W1和W2的阻值远大于R1、R2;
??? (3) 与有关电阻相比,C1、C2的容抗在高频时足够小,在中、低频时足够大;而C3、C4的容抗则在高、中频时足够小,在低频时足够大。C1、C2能让高频信号通过,但不让中、低频信号通过;而C3、C4则让高、中频信号都通过,但不让低频信号通过。
???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才有足够的调节范围,并且W1、W2分别只对高音、低音起调节作用,调节时中音的增益基本不变,其值约等于R2/R1。
??? R1与R2的比值越大,高、低音的调节范围就越宽,但此时中音的衰减也越大。改变R1或R2后,如要保持原来的控制特性,有关电容器的容量也要作相应改变,为了避免高、低音调节时互相牵制,有的衰减式音调电路还加进了隔离电阻。作衰减式音调调节的电位器宜用指数型(Z型),此时,频响平直的位置大致在电位器的机械中点。
??? 以下是一个实际的电路图,其中R1=6.8K、R2=3.3K、R3=5.6K、C1=2200P、C2=0.022、C3=0.01、C4=0.22、W1=W2=50K,R3是一个隔离电阻。
??? 2. 衰减--负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
??? 典型电路如图所示。
??? W1作高音控制,W2作低音控制。W1旋到A点时高音提升,旋到B点时高音衰减。W2旋到C点时低音提升,旋到D点时低音衰减。为了使电路获得满意性能,下面条件必须具备:
??? 1 信号源的内阻(即前一级的输出阻抗)不大。
??? 2 用来实现音调控制的放大电路本身有足够高的开环增益。
??? 3 C1、C2的容量要适当,其容抗跟有关电阻相比,在低频时足够大,在中、高频时又足够小; 而C3的选择却要使它的容抗在低、中频时足够大,在高频时足够小。粗略地说,就是C1、C2能让中、高频信号顺利通过而不让低频信号通过;C3则让高频信号顺利通过而不让中、低频信号通过。
??? 4 W1、W2的阻值均远大于R1、R2、R3、R4。
??? 当R1=R2时,该音调电路的中音频电压增益约等于1。
??? 作衰减--负反馈式音调调节的电位器宜用阻值变化曲线为直线型(X型)的电位器。此时,频响平直的位置大约在电位器的机械中点。
电容器的音调控制电路 类别:网文精粹 ? 阅读:3856 ? 音调控制电路如 图2-37(a)所示.是用RC网络构成的高、低音音调控制电路.电路的控制特性如图2-37(b)所示.
图2-37(a)所示电路实际就是由双转折频率的RC网络组合而成的。其中,Rwi用于高音控制,当其动臂上移时,高音输出增加,反之则减小;RW2用于低音控制,也是动臂上移时低音输出增加,反之减小。
当保持如图2-37(a)所示中给出的RC元件数据的比例关系时,电路的控制特性则基本是对称的,实际情况近似于图中的实折线。调整各电位器时,控制特性则如虚线所示。在控制特性曲线王,最大提升、衰减时各相应转折频率及对应的传输系数与以前所述曲线相同。这里说的提升和衰减,仍然相对于中音频而言。所谓提升,就是比中音频的衰减要小一些。所谓衰减,就是比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圆的周长2课时2.ppt
- 整理整顿课程.ppt
- 燕大机械原理第9章复习.ppt
- 肿瘤信号通路.doc
- 整套启动前电气质量验评#1机组.doc
- 自动化信号复习重点.doc
- 印刷机的清洗资料.doc
- 腰椎关节前屈的正常范围是.doc
- 物业年度工程维修保养计划表.doc
-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附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