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T6000系统培训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T6000系统硬件体系 一个完整的NT6000硬件体系主要包括: · 通信设备 · 人机接口 · 机柜、电源 · 控制模件(KM940) · 过程输入/输出设备(I/O模件) 操作人员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是通过人机联系设备进行的。 控制模件(DPU) 控制模件即控制器是DCS实现数据采集与控制的核心。 控制模件(DPU) I/O模件 8通道模拟量输入模件KM221S 8通道模拟量输入模件KM221S 8通道热电阻输入模件KM222S 8通道热电阻输入模件KM222S 8通道热电偶输入模件KM223S 8通道热电偶输入模件KM223S 16通道数字量输入模件KM224S 16通道数字量输入模件KM224S 8通道继电器输出模件KM225S/RLY 8通道继电器输出模件KM225S/RLY 4通道电流输出模件KM226S 4通道电流输出模件KM226S KM522S 单通道伺服控制模件 KM522S 单通道伺服控制模件 运行指示灯 绿色:工作状态。 灭: 工作异常。 通道指示灯 OPC: 绿色:OPC动作。 L1、L2: 红色:LVDT通道未接或断线。 AI: 红色:4mA~20mA输入通道故障。 A/M: 绿色:处于手动状态。灭:处于自动状态。 :绿色:手动开调门和关调门动作指示。 通讯指示灯 绿色:冗余IO网络工作正常。 闪烁:其中1路IO网络故障。 灭: 2路IO网络同时故障。 故障指示灯 灭: 模件工作正常。 闪烁:模件存在故障。 单通道超速保护模件KM523S KM523S为超速保护模件,对汽轮机进行转速测量及超速保护,具有在线进行电超速试验、机械超速试验功能。 直接接收磁电式转速传感器输入。 输出高限动作和高高限动作触点信号。 在线进行电超速试验和机械超速试验功能。 进入孤网状态,高限报警值自动抬高到孤网报警设定值。 升速率超限信号输出。 可输出转速信号 运行指示灯 绿色:工作状态。 灭: 工作异常。 通道指示灯: PV:灭: 转速为0。 绿色闪烁:转速不为0。 HH:红色:高高限动作。 H:红色:高限动作。 DO:绿色:升速率超限输出动作。 单通道超速保护模件KM523S 通讯指示灯: 绿色:冗余IO网络工作正常。 闪烁:其中1路IO网络故障。 灭: 2路IO网络同时故障。 故障指示灯: 灭: 模件工作正常。 闪烁:模件存在故障。 左图为模件对应的I/O底座的接线端子,“V、C”为现场转速信号输入,“L1、L2”电超速实验状态输入,“H1、H2”机械超速实验状态输入,“LC1、LNO1、LNC1”、 “LC2、LNO2、LNC2”为高限动作两常开两常闭输出触点,“HC1、HNO1、HNC1”、“HC2、HNO2、HNC2”为高高限动作两常开两常闭输出触点,“AO+,AO-”为频差输出 信号,“G1,G2”为孤网状态输入,“AC,ANO”为升速率超限信号输出。 IO底座 (1)为IO模件提供两路冗余的供电,冗余的通讯网络,SOE时钟同步信号。 (2)为继电器提供驱动电源 (3)每个底座可以安装两个IO模件,通过四个底座对接构成一条IO分支,模件通讯地址自动识别。 (4)IO底座设计有导向槽,可以防止模件插反。 (5)为模件提供输入输出的信号接口,现场的输入输出电缆可直接接入IO底座。说明:如果IO分支上需配置特殊组件,则IO底座不能安装在特殊组件的下方。 IO转接板 传统DCS的软件问题一 NT6000怎么办? 逻辑组态与sama图纸差异大,图纸难维护 图纸化组态,组态打印后就是图纸 数据库与IO清册差异大,清册难维护 IO清册式数据库,数据库导出就是IO清册 在线修改逻辑组态困难 增量下载,下载不中断运行 传统DCS的软件问题二 NT6000怎么办? NT6000怎么办? 历史曲线调用复杂,操作慢,精度差 采用历史服务器结构,每台操作站均可调用 无论调用多长时间数据,仅需数秒 采集精度达到50ms 数据刷新慢,多操作站影响DPU负荷 采用组播协议,DPU主导上行数据发布,负荷恒定,一台站和100台站的上行负荷均相等 操作响应1s 可输出IO清册和逻辑图 各操作员站功能平等,相互无关 历史数据集中管理,每台站均可访问 报警在DPU中完成,数据统一 避免复杂概念,如SQLSERVER ProjectX-自动完成工程创建工作 在窗口的左侧可以看到系统内所有的网络及DPU列表,通过双击DPU可以方便的查看所选DPU的详细信息,同样在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