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物理第18章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新人教版选修3-5课程.ppt

2016高中物理第18章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新人教版选修3-5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在α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的,A错误。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带正电的部分集中在原子中心一个很小的范围,称为原子核,B正确,C错误。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旋转,D正确。 考点题型设计 α粒子散射实验 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A位置时少得多 C.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解析: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沿原方向前进,因此在A位置观察到闪光次数最多,故A正确,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因此从A到D观察到的闪光会逐渐减少,因此B、D正确,C错。 答案:C 点评:(1)明确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组成及作用。 (2)弄清实验现象,知道“绝大多数”、“少数”和“极少数”粒子的运动情况。 (福州市2014~2015学年高三模拟)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图下方的字母) 答案:C 解析:α粒子越靠近原子核,库仑斥力越大,轨迹弯曲的越大。C正确。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解析:因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而原子核又很小,所以原子内绝大部分区域是“空”的,A正确,C错误;电子绕原子核的圆周运动是原子核与电子间的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B正确;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是10-15m,原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D错误。 答案:AB (南京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校联考)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答案:B α粒子散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如图所示,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C 解析:根据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即原子核外的电场分布与正点电荷电场类似。α粒子从a运动到b,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从b运动到c,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a、c在同一条等势线上,则电场力做的总功等于零,A、B错误,C正确;a、b、c三点的场强关系Ea=EcEb,故α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D错误。 物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 选修3-5 原子结构 第十八章 第二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第十八章 学习目标定位 1 课堂情景切入 2 知识自主梳理 3 重点难点突破 4 考点题型设计 5 课 时 作 业 6 学习目标定位 ※※ 掌握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及其实验结果 ※ 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及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 理解原子核式结构提出的主要思想 课堂情景切入 原子很小,无法直接观察。英国科学家卢瑟福首次用α粒子轰开了原子的大门,揭开了人们对原子结构研究的序幕。 知识自主梳理 汤姆孙在发现电子后,便投入了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提出了原子_____模型(如图所示)。在这个模型里,汤姆孙把原子看作一个球体,正电荷_____地分布在整个球内,电子象枣糕上的枣子一样嵌在球中,被________吸引着。原子内正、负电荷_____,因此原子的整体呈_____性。 汤姆孙的枣糕式模型 枣糕 均匀 正电荷 相等 中 1909~1911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获得了重要的发现。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α粒子散射实验 2.实验结果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______________,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_____的偏转,极少数粒子被__________。 3.实验意义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建立了__________模型。 原来的方向前进 较大 反向弹回 核式结构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核的核式结构: 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________,原子的全部_____电荷和几乎全部_____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_____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如图所示)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核 正 质量 电子 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核外_____数,接近于原子序数,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为_____m,原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