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中国文化入门第七简介
????中国家庭伦理道德的变迁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家庭伦理道德。从《论语》、《孟子》到《春秋繁露》、《白虎通德论》、《女诫》、《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直至曾国藩家书等,一直在丰富和完善着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 先秦时代强调“父慈子孝”的双向度的家庭伦理规范 汉代董仲舒 “三纲五常”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家庭伦理核心理念 以儒家家庭伦理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是一个成熟的、完备的道德观念体系,从思想上维持着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稳定。虽然有些强调纲常的要求在现代人看来存有不少糟粕,但总体来说,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其中也蕴含着对家庭亲情的重视等许多积极的因素。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第一次转型 第一阶段: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其主旨关涉“救亡图存”, “婚姻自主”、“婚姻自由”、“夫妇平等”、“男女平等”等家庭民主观念在家庭伦理中得到确立和认可。经济基础的改变使得以自然经济为存在基础的传统家庭伦理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客观依据,社会现实以及上述思想解放运动,从思想意识方面打破了汉代以降所形成的“三纲五常”价值理念,从根本上否定了“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男尊女卑”的伦理规范,传统的君父一体、家国同构的伦理结构得到致命打击,以强化“父权”和“夫权”为基本特征的家庭伦理也在逐渐失去其统治地位。但由于传统家庭伦理学说系统完备、源远流长,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因而仍广泛被民众所继续接受。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第二次转型 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止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打破了传统家庭中的宗法等级制度,否定了传统的父权夫权、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一种全新的、“志同道合”的、革命化的家庭伦理关系开始建立。 革命化首先体现在对传统妇女地位的革命上,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夫权婚姻制度以及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其次体现在对父权的革命上。传统家庭伦理确保父权的绝对权威,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1950年《婚姻法》以及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都从法律上“打破了传统家庭中的宗法等级制度,从根本上结束了子女对父权,妇女对夫权、对公婆的人身依附关系,在政治上获得了人身和人格上的自由和独立”。然而,上述革命化特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了偏差,甚至走向了一种极端:出现否定家庭伦理、血缘亲情的种种现象。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第三次转型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伦理经济,是契约经济,而这种理念的传播与被认可,使得“人们不但认识掌握了以契约来确立市场经济主体‘权利、义务、责任’的形式和内容,还把它运用到具体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用契约的方式来约定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权利与义务、以人为本”成为当代家庭伦理的核心理念,在家庭事务决策中家庭成员有自由、平等的发言权,有结婚、离婚和不生育的选择权,家庭成员之间逐步建立起平等互助、权利与义务明确的家庭伦理关系”。家庭伦理从以家庭为本位转变为以个人为本位,从强调宗法等级、家长专制转变为强调民主平等,夫妻伦理从传统的重理轻情转变为现代的重情轻理,从以父子人伦、亲子关系为主轴、以“孝”为核心转变为以夫妻人伦、夫妻关系为主轴、以“爱”为核心。 ,中国家庭伦理进现代转型已经走过170多年的历程。这种转型对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家庭成员关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出日下三种趋势 第一,性质由尊尊转向平等。 传统家庭伦理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依据、以家或家族为本位、以等级差序为基本结构、以父子关系为轴心、以孝为主要运作手段的超稳定的伦理系统”, “亲亲” “尊尊”的特征是十分明显。 “尊尊”,在横向关系中,表现为以丈夫为尊,在纵向关系中表现为以父为尊,而且往往表现为一种单向义务。西方近代所确立的以平等、自由、博爱为核心的主导原则,现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都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家庭伦理之“亲亲”而“尊尊”的社会现实与制度基础,扭转了数千年来男尊女卑、父尊子卑的观念,逐渐使得平等成为处理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其二,核心由纵向转向横向。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是基于血缘关系建构起来的,在时间上具有传递性特征,即“以‘续香火’的方式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必然的结果只能是祖先崇拜和父权统治。“父是子的血缘依据,子是父的血缘延续;子的一切包括生命都是父给的,子女对于父亲的无条件。 近代以来,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父权统治赖以存在的基础也在逐步消失。父子关系的核心地位也在逐渐降低,开始了由纵向父子关系向夫妇横向关系的历史转型。 其三,重心由整体转向个人。在君父一体、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中,强调个人依附于整体、整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近代以来,传统的大家庭渐次分裂为众多的小家庭,“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已不多见,至多也不过三世同堂,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专业工具通达信软件操作详解教材 .pdf VIP
- 沉降观测方案.docx VIP
- 《土地管理法》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P12 更多的资料请参阅《2010学年上中CPS活动手册 上海中学.docx VIP
- 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课件.doc VIP
- 于志强教授从肝论治糖尿病经验.docx VIP
- 2021届北京市海淀高三语文一模阅读部分讲评 课件(150张PPT).pptx
- 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的操作与使用 .ppt VIP
- 苏州七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三年级第11课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校园公益劳动清洁美化校园我行动 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