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汇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课程整合,课程整合的意义,小学课程整合,一年级语文课程整合

怎样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与今天在座的同志们共研 肖作钧 电话:02788731507 个人网页:/members/XZJ1957/ 电子邮箱:xiao-1957@163.com 目 录 一、明白基本概念 二、了解基本优势 三、弄清基本要求 四、锁定基本途径 五、掌握基本方法 六、开展基本评价 一、明白基本概念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 作为教学方法,可分为五个层次。即: 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2、信息技术作为个别学习的辅助工具。 3、信息技术引入“任务驱动”。 4、信息技术作为在开放式课堂中,进行发现式学习的工具。 5、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化学习的载体。 二、了解基本优势 (一)交互性。(界面生动、吸引力强、即时受理、即时反馈。) (二)图文并茂、图影并茂、影画并茂。 (三)多感官刺激 (四)“八化”优势。 (五)“六超”优势。 (六)更好更科学地实施因材施教。 超文本支持下的网络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成为: 网络名师、数字教员、课件助教、邮箱伙伴、QQ同学。 (七)构建开放式协作平台。 (八)提供学生创新活动的土壤。 (九)重复自如、缩放自如、切换自如、存取自如。为提高效率创造了条件。 ★使用计算机注意★ 1、限制人与自然光、新鲜空气的接触。 2、不能强化交叉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3、有限的眼睛活动,使眼部肌肉紧张、疲劳。 4、反复的小肌肉活动会导致紧张、疲劳和伤害。 5、缺乏运动导致肥胖与其它健康问题。 6、限制想象力的发展。 7、程序、软件限制了写作与版式的创造性。 8、产生“点击”依赖,引发“抄袭”、“剽窃”、“盗版”等习惯形成。 9、滋生无网而不生的“网痴”、“网狂”,导致学业荒废。 10、黄、黑等不良信息可能引发刑事问题和法律法规问题。 11、网上信息多而杂,让人迷惑,无从选择。 12、缺乏与人及真实世界的交流,使大脑发展失衡。 13、与真实世界比,视觉信息量(纵深度)非常小。 14、费用问题。 (九)操作中的具体要求: 1、整合课的教学流程要符合人脑的逻辑。 2、信息的选取、加工、呈现要有刺激性。 3、尽量使用网络技术,但要用超媒体技术制作“控件”。 4、要有效地整合所有课堂资源,不宜全盘机化或全盘网化。 5、制作工具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人制宜、因实制宜。 三、锁定基本途径 四、掌握基本方法 (一)研究确定主题 1、分析教学重难点 2、研究学科交叉点 3、选好教学突破点 (二)认真做好设计 1、教学系统设计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 “主体|主导”式教学系统设计 2、脚本设计 3、技术设计(基于某一工具) (三)精心开展制作 1、双师协同制作 2、个人自主制作 (1)发展基本功作底垫 (2)引进消化式制作 (3)模板运用式制作 (4)自主创新式制作 4、课件成品建议 (1)有思想 (2)有互动 (3)有实质 (4)有创新 (四)反复进行调试(目标达成度;技术合格度) (五)择时安排使用 (六)扎实作好反思 五、开展基本评价 (一)静态材料评价 [ 课件、教案、技术??????略 ] (二)动态场景评价 [整合课、网络、设施设备、技术使用??????]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整合“优质课”基本指标体系。 (1)体现了“一个宗旨” (2)凸出了“两个特征” (3)协调了“三个关系” (4)达成了“四个目标” 附录:肖作钧在各级各类“培训”中讲过的主要专题 一、教师实践操作系列 1、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发展(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2、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对策 (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3、怎样写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后记》(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4、怎样写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反思》(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5、怎样上好新课程教学中的“复习”课(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6、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与“自控力”的调处对策(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7、基于“消散结构论”的滚动式校本教研模式实践(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8、怎样运作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生作业”(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9、怎样写《学生评语》 (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二、脑科学与当代教学论系列 1、脑科学常识与新课程实践(讲座时间:3小时左右) 2、学习与记忆的生命机制(讲座时间:4小时左右)3、脑科学基础应用常识(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4、脑科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5、脑科学与当代课程论(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6、基于脑科学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讲座时间:3小时左右)7、音乐与人脑学习(讲座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