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农村社会问题概述 农村社会问题的含义 农村社会问题的特点 农村社会问题的类型 一、农村社会问题的含义 社会问题是社会关系或环境的失调,使相当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社会上众多人们的注意并需采取集体行动去解决的问题。 农村社会问题就是发生在农村社区内的各种社会问题。 二、农村社会问题的特点 农村社会问题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 农村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 农村社会问题更多地涉及经济利益 三、农村社会问题的类型 历史性的问题 因社会结构变迁、转型时期因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与冲突加剧所造成的某些社会问题 农村外部环境的影响,外来文化的渗透或城乡社区之间的交叉感染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第二节 农村人口问题 农村人口问题现状 农村人口问题成因 农村人口问题对策 1999年10月12日凌晨0时2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专程来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看望成为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的男婴的资料照片。 2005年1月6日,是中国13亿人口日。1月6日零时2分,中国第13亿个小公民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至此,中国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已达13亿。 一、农村人口问题的现状 农村人口数量问题。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80%以上,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农村人口问题。 农村人口质量问题。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都令人堪忧。 农村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农村人口的性别比已远远超出了正常水平。 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劳动力转移问题。 二、农村人口问题的成因 经济利益的导向。多生一个男孩就等于多生了一个生产要素 传统人口社会思想的影响。“父母生之,续莫大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落后。农村社会养老仍停留在家庭养老的层面 行政控制能力的减弱 劳动就业不充分 农民文化素质低 三、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 强化科学技术在农村生产中的作用,改变落后的是生产方式,诱导农民把人力资源投资的重点转向智力投资 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弱化“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 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教育,加强对农民现代意识的开发,不断提高他们的精神素质 强化行政控制,加强对农村人口的管理 制定优生法,建立对晚婚夫妇的奖励制度 广开门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第三节 农村贫困问题 贫困及相关概念的澄清 农村贫困的现状 农村贫困的成因 农村反贫困的对策 农妇的期待 农妇的担子 才仁巴毛,52岁,青海玉树州结隆乡杂年村人。一家5口人。家有18头(只)牛羊。其夫2000年因病离世,口粮主要靠政府救济。经济来源靠采挖虫草,去年有500元收入。二女儿巴青才仁,12岁,没读过书,三年前患胆囊炎病无钱医治。 刘引引,31岁,甘肃陇西县福星乡鹿村人。全家6口人,8亩地。去年大旱颗粒无收,其夫外出打工贴补家用。陇西县地处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丘陵地区,吃水靠雨水。家穷建不起水窖,她每天要到2里地以外的大山沟中挑水吃,挑一担水需要一个小时。 谢芳玲,37岁,宁夏固原县大湾乡马场村人。全家4口人,山坡地1.6亩。每年只有半年粮,丈夫外出打工。她是全家的支柱,病了无钱医治,丈夫无法外出,女儿停学在家。 正英此歪,39岁,四川布拖县补洛乡尾使沟村人。全家5口人,3亩土地,全年收玉米335公斤,只能维持全家人六个月,其它靠政府救济。母亲怀中的婴儿只有17天,但她每天只能靠玉米饭充饥。 一、贫困及相关概念 贫困是这样一种生活境遇,人们因低收入而难以保障最低(或基本)生活水准并缺乏发展机会而导致被社会排斥。 绝对贫困是缺乏维持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无法达到某一地区或社会的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现象。 相对贫困是针对社会平均生活水平而言的,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由于资源缺乏而勉强度日,不能享受当地社会的基本生活要求的现象。 贫困及相关概念 贫困户。农户中因主要劳动力老、弱、病、残而丧失或缺少劳动的能力,或因天灾人祸等意外事故短期无法弥补损失,家庭收入难于保障其基本生活和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农户。又称农村贫困户。 贫困县。确定某县是否为贫困县,要根据其农村人均年纯收入是否低于政府规定的贫困标准。 贫困地区。80年代初,政府为了成片地治理农村贫困问题,把一些因自然条件相近、贫困因素相互联系的县,分成不同区域为计划实政单位,叫贫困地区。 二、农村贫困的现状 为引起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动员各国采取具体扶贫行动,宣传和促进全世界的消除贫困工作,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1995年3月,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确定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同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