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酶工程
第一节 概 述
酶工程简介
生物工程包括四大技术体系: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基因工程不是一个独立的生产技术,通过基因工程可以改变生物的产酶量和酶系,真正发挥工业效益的还是发酵工程和酶工程。
酶工程是酶学研究发展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成一门新的技术科学—酶工程。
酶工程是工业上有目的的设计一定的反应器和反应条件,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在常温常压下催化化学反应,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于其他目的的一门应用技术。
酶工程这一术语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1971年召开了第一次国际酶工程会议:当时研究的范围包括酶的生产(包括微生物酶的发酵提取及从动植物中提取酶的技术、酶的固定化技术、酶的化学修饰、酶动力学研究、酶反应器的设计和应用及酶在医学、工业、农业、食品等方面的应用)
近些年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酶的化学修饰:通过化学修饰(在分子水平上用化学方法对),提高酶的稳定性、改变其作用专一性或者最是反应条件,增加其稳定性,消除其抗原性(指某些酶能在体内诱导产生抗体而失活)。
模拟酶:根据酶的原理,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活性中心和催化作用的非蛋白质结构的化合物。
抗体酶:由于抗体和酶均属于蛋白质,两者都有求于互补性物质,具有相似性,前者结合的是直接的,后者的结合是过渡态的。抗体酶是将类似酶反应中过渡态结合物注入动物体所诱发出来的一种抗体。
核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有机相酶反应:极端条件下进行得反应,可以改变某些酶的性质,两种方式:1 在水-水不容的有机溶剂双相体系中反应,底物在水和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产物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2 采用形成反胶束的方式进行,即酶的水溶液都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有机相中形成“油包水”的乳浊液,底物要求是能溶于有机相。
酶标免疫反应:
酶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中的一类,一般包括两部分,1 固定化酶膜,膜允许被测小分子物质进入膜内,而固定在膜内侧的酶则不能泄到膜外;另一部分是基本传感器,酶膜即覆盖在其上。小分子被测物质作为底物被酶催化产生pH或者O2的变化或形成简单产物,如NH3,H2O2,CO2等。
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是指通过化学方法、酶学方法和DNA重组技术改善自然酶的形成、结构和性质,提高酶的催化活性、降低成本并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应用。
主要内容:
1 酶的制备和酶与细胞的固定化
2 酶反应器的设计和放大
3反应条件的控制和优化
…….
酶工程的分类
化学酶工程:通过对酶的化学修饰或固定化处理,改善酶的性质,提高酶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甚至通过化学合成法制造人工酶,也称为初级酶工程;
生物酶工程: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酶以及对酶基因进行修饰或设计性能稳定、具有新的生物活性及催化效率更高的酶,也称为高级酶工程。
一、酶的定义
酶是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按化学组成的不同主要分为核酸类酶(R酶)和蛋白质类酶(P酶)。
二、酶的分类与命名法
1 习惯命名法
底物名称: 淀粉酶、蛋白酶
催化反应性质:氧化酶、转氨酶
底物结合催化反应性质:胆固醇氧化酶、醇脱氢酶
来源:心肌黄酶、含铁酶
缺点:无系统性,一酶数名或一名数酶。
2 系统命名法与分类
国际生化联合会(IUB)酶学委会于1961年规定了酶的统一命名法及分类原则。
系统命名法:酶的名称由底物及反应类型两部分组成。
六大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和连接酶。
三、酶的结构和特性
1 酶的结构
酶的组成成分
单纯酶——仅由蛋白质组成的酶。
结合酶——除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的成分。
全酶=酶蛋白+辅因子
辅因子有两种:辅酶和辅基
辅酶:与酶蛋白结合较松弛的小分子物质。
辅基:与酶蛋白结合较紧密,常常以共价键结合。
根据酶的聚合状态,酶可以分为三类:
单体酶:酶蛋白仅有一条多肽链组成。
寡聚酶:酶蛋白是寡居蛋白质,有几个至几十个亚基组成,以非共价键连接。
多酶复合体:由几个酶聚合而成的复合体。一般由在系列反应中功能相关的酶组成,有利于系列反应的形成。
酶的活性中心指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相关的部位。
组成:
由一些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组成。这些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聚很远,甚至可能不在一条肽链上,但在蛋白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
对于结合酶,辅因子常常是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
酶活性中心的特点:
活性中心在酶分子总体积中只占相当小的部分(1-2%),相当于2-3个氨基酸。
都是酶分子表面的一个凹穴,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但不是刚性的,而具有一定的柔性。
活性中心为非极性的微环境,有利于与底物结合。
底物与酶通过形成较弱键力的次级相互作用并结合到酶的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54课时).doc VIP
- 2025年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挑战与机遇报告.docx
- 住房公积金贷款全权代理委托书范本.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VIP
- 【北师大版】二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第1课《清洗我的小水杯》课件.pptx VIP
-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实验报告.doc VIP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ppt VIP
- JB_T 7334-2016 手拉葫芦.pdf VIP
- 燃气管道施工方案.doc VIP
- DB15T 3962.3-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3部分:黄金行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