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2.泥石流 3.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与分布 4.预防和减灾 * 5月23日凌晨沪昆铁路客车脱线事故 * 事故现场 * 2006年1月4日,印尼爪哇省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 一、滑坡 定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无“坡”不滑,有“坡”未必滑。 滑坡的触发因素:地震的影响;水的作用;人为不合理的开挖 。 * 发生滑坡的条件 G T P A A’ α 临界条件: f T=f T=G·sinα;f=μ·G·cosα f—摩擦力; μ—摩擦系数 * 层面倾角α的影响 主要发生在高倾角的层面上 层面上摩擦系数μ的影响 受水的影响很大,一是润滑作用;二是减小正压力 滑动面的形态 潜在滑动面为凹形面,重力作用下,上覆岩土体的重量使其有一个下滑趋势,由于滑动面的平均倾角不够大,并且滑动前方有阻碍体存在,整个山体处于稳定状态。若在上覆岩体增加载荷或在坡脚处开挖,滑坡就有可能发生。 * * 二、泥石流 定义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流体。 在降雨过程中,山区堆积的松散的固体物质和雨水混合,形成泥石流,沿着沟床或者坡面流动,在流体和沟床之间存在着泥浆滑动面,但不存在山体中的破裂面,这是泥石流和滑坡的明显区别。 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都是重力。 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在暴雨期具有群发性。 * 泥石流的分类 泥石流分类 固体物质比例 密度范围 流动性 稀性泥石流 10%--40% 1.3—1.6 强 粘性泥石流 50%--80% 1.8—2.3 弱 过渡性泥石流 40%--50% 1.6—1.8 中等 泥石流分类及其特征 *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地形:山坡的坡度25°,沟床的坡度不小于14°。 松散的固体物质:主要来源有滑坡、岩崩的堆积物,山体表面风化层和破碎层,人类工程的废弃物。 水:泥石流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决定泥石流流动特性的关键因素。 * 三、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和分布 危害 对居民点的危害 对公路、铁路的危害 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对矿山的危害 * 分布 世界范围分布情况 亚洲:分布最为密集的大洲,其中分布较密集的国家有,中国、哈萨克斯坦、日本、印尼、菲律宾、格鲁吉亚、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 欧洲:分布密集的国家有意大利、瑞士、奥地利、法国、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 北美洲: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危地马拉等国家分布较为密集。 * 南美洲:其分布密度和活动强度仅次于亚洲。其中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圭亚那、玻利维亚、阿根廷等国分布较为密集。 非洲:分布密集的国家有尼日利亚、喀麦隆、中非、加蓬、刚果、马达加斯加等近20个国家。 大洋洲:全洲仅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尼大洋洲部分、澳大利亚、胡瓦岛等国家和地区有泥石流分布,其中新西兰分布较密集。 * 中国分布情况 主要集中在两个带上,一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二是中国东部的山区、低山丘陵和平原的过渡带上。 在上述两个带中,又集中分布在一些大断裂、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 在个大型构造带中,具有高频率的滑坡和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泥岩、页岩、泥灰岩、等软弱岩系和风化沉积形成的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水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度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陕西、西藏等经常发生泥石流。东北和南方地区的泥石流发生频率比较低。 * 四、预防和减灾 灾害前: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从避免灾害角度,安全选择建设场地 治理泥石流常用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者结合的叫做综合措施 采取锚桩和排水等工程措施,增加山体稳定性——增大摩擦系数 建立滑坡和泥石流的预警和预报系统 * 灾害发生时:注意观察、尽快撤离,通知邻居 出行前一定要先收听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或连续阴雨后几天且当天仍有雨的情况进入山区、沟谷游玩。 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降雨情况来估测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一旦发生泥石流要采取正确的逃逸方法。 * 灾害后:应急与自救 有组织的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人员,仔细检查后尽快离开有危险的建筑物 派人将灾情报告给政府部门,以便利用更多的救灾资源,得到更多的灾害信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1 Fun numbers and letter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一起)(2024)英语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印刷成本核算方式.docx VIP
- 森林防火教学课件.ppt VIP
- 二级保密资格档案目录(24盒)优质材料.doc VIP
- 2025水利工程五大员专业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pptx VIP
-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学习宣贯ppt课件.pptx VIP
- 游消费者行为学(第二版)孙九霞全套PPT课件.pptx
- 东芝 e-STUDIO 2000AC 2500AC 彩色复印机维修手册(拆卸安装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