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的基本特征 ②自然选择 ①稳定性选择。把种群中趋于极端变异的个体淘汰,保留那些中间类型的个体,使生物的类型更趋于稳定。 ③分裂性选择。把一个物种种群中极端变异的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常态型个体则大为减少,这样一个物种种群就可能分裂为不同的亚种。 ②单向性选择。在群体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使生物类型朝着某一变异的方向发展。如上述的桦尺蛾工业黑化现象。 种群的基本特征 加拉巴哥群岛拥有13个雀鸟物种(Darwin‘s finches),他们相当亲近,主要的特征差异在于鸟喙的形状。不同种类的鸟喙皆与合适于它们的食性。达尔文认为,这是自然选择造成的演化后果 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的基本特征 自然选择的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来体现 自然选择引发了突变和基因流动以外所有有规律的基因频率变动,对不利的等位基因起到净化和定向的选择 自然选择只对一个时候有利的变异体起作用,而不顾它们以后的价值如何 种群的基本特征 ③遗传漂移 自然选择促使生物的适应性得到保存和改进,但是另一方面在自然界也可能把一些中性的或无任何适应价值的性状保留下来,在遗传学上把这种随机生存称为遗传漂移(genetic drift) 种群的基本特征 遗传漂移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 一个种群越小,遗传漂移的作用越大 当种群很大时,个体间容易达到充分的随机交配, 遗传漂移作用也就消失了 ?人类的ABO血型,在适应性上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之间,其基因频率不同。这是中性基因漂移的典型例证 种群的基本特征 有一种先天性失明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在东卡罗林群岛的Pingelap人中发病率特别高。据记载,在1780-1790年间,一次飓风袭击了Pingelap islands,只留下9个男人和数目不祥的女人。可能留下来的人中有一人或少数几人是“先天性失明”基因的携带者。1970年,Pingelap人口已增加到1500,其中先天性盲人竟达10%之多。因为先天性失明基因在选择上显然是不利的,这种致病基因能在群体中有这样不寻常的高频率,毫无疑问是遗传漂移的结果 实例 种群的基本特征 ④基因流动和迁移 基因流动削弱种群间的遗传差异 基因流动指个体或传播体从其发生地分散出去而导致不同种群之间基因交流的基本过程, 可发生在同种或不同种的种群之间 种群的基本特征 以花粉为载体的基因流动 植物有传播花粉的机制 一些物种利用风作为传播花粉的媒介: Conifers松树 Trees Grasse草 种群的基本特征 一些植物以动物为花粉的载体 Bee orchid – mimicry蜜蜂兰 – 拟态 Dog rose – colour, pollen 种群的基本特征 以种子为载体的基因流动 有许多促进种子传播的机制 风 使种子在空气中传播 动物 种子附着在动物的皮毛上 果实和种皮能防止种子被消化 人类 野草和作物相似 及时传播 Dandelion – wind 蒲公英 – 风 Goose grass – animal fur牛筋草 – 动物皮毛 种群的基本特征 北京大学对居庸关地区的研究近期得出结论:长城阻碍了两侧植物基因的流动。 研究人员分析了长城两侧6个物种共416个DNA样本,结果发现,植物遗传变异有很大差距。这一发现可为协调重大施工和环保之间的关系带来科学依据。 种群的基本特征 原因: 1)种群密度过低,由于难以找到配偶而使繁殖机率降低;近亲繁殖,使后代体质变弱,死亡率增加。 3)植物的减少和消失则是动物种群衰落和灭亡的重要原因 2)生物栖息环境的改变,如森林砍伐,草原荒漠化,农田的大量开垦,城市化的加剧,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 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数量瓶颈 一个种群在某个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量捕捉等原因,种群数量会急剧下降,种群经历种群瓶颈 种群的基本特征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方式 种群的基本特征 生态入侵 某些生物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带入某一适宜于其生存和繁衍的地区,它的种群数量便不断地增加,分布区便会逐步稳定的扩展,这种过程叫做生态入侵. 引入和逃逸期、种群建立期、停滞期和扩散期 外来物种入侵过程经历这样四个时期: 种群的基本特征 生态入侵可能危害 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种群的基本特征 实例 我国曾将可作为饲料、观赏和防治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凤眼莲(俗称水葫芦)从美洲引入,广为种植,结果成了令人头痛的恶性杂草,原因是在南美有200多种天敌昆虫食取它,在我国却没有 薇甘菊的英文名称又叫“一分钟一英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