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林基伟《寿世青编》养生思想及方法探讨.docVIP

论文林基伟《寿世青编》养生思想及方法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寿世青编》养生思想及方法探讨 林基伟1,区俊文1,孙晓生2 (1.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摘 要:《寿世青编》是清代一部养生专著,总结了作者临床实践及日常养生经验,对现代养生保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全书分两卷, 上卷35篇,辑有前人保健养生之说,载“勿药须知”、“食饮以宜”、“四时摄生篇”等;下卷19篇, 论述饮食服药却病宜忌,载“服药须知”、“服药忌食”、“病后调理服食法”等[2]。该书养生思想丰富及具体方法详实,本文主要从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两个视角,对其“遵生调神,动静结合”、“保养正气,祛邪避害”、“天人相应,顺时养生”、“辨证施养,审因调摄”等养生思想进行发凡,以及主要养生方法“情志养生”、“起居养生”、“药食养生”、“导引养生”等方面进行总结论述。是书丰富了中医养生方法,在留白的中医养生幕席上添增了一抹银彩,对现代养生保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寿世青编;养生;思想;方法 《寿世青编》,清代医家尤乘著。尤乘,字生洲,号无求学者,吴门(今江苏苏州)人。早年习儒,弱冠时拜李中梓为师学医,后遍访良师,得针灸之传。曾任太医院御前,三年后回归乡里。与同窗蒋仲芳共设诊所虎丘悬壶行医,施济针药,求治者甚众[1]。著有《寿世青编》、《脏腑性鉴》1667年)其师傅编撰的《士材三书》, 是一部论述有关养生保健、服药调理的中医养生书籍,对现代人们生活的养生保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尝试着从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两个视角对该书进行探讨。兹下为该书发凡内容: 1 养生思想 1.1 遵生调神,动静结合 《寿世青编》在上卷援引医籍:“万物惟人为最贵”,所以尤乘精研医术,但悉知岐黄之术疗疾愈病的局限,“疾之既来,有术奚施,疾之未来,有术不知”,感慨“凡人在病中,百念灰冷,虽有富贵,欲享不能,反羡贫贱而健者”,所以在养生方面亦有探究,“寿天休论命,修形在本人”,认为应当“平日饮食男女之间”行“保养之道”,其起居生活,调理食饮,都体现着遵生培养精神,无不体现都生命的敬畏。养生方面,尤氏注重调神,认为“形神安静,灾病不生”,在“定神法”篇里,指出“却病修养之大纲”,除了内养的定神法之外,还有外在的导引等法,可见尤乘提倡调神养生当动静结合。文中还可见有“导引却病法”、“十二段动功”、“运气法”、“固精法”、“静功六字却病法”等养生功法。 1.2 保养正气,祛邪避害 尤乘养生着重保养、固护精、气、神等人体基本物质,在“修养余言”篇里指出“气脉之贵乎养也”,对于人体之气,“宜随时加摄,使阴阳中度”。然而人体“元气有限”、“人自离母腹,三元真气,日可生发,后为情欲所蔽,不知保养,斫丧者多”,应当“须防损失真元气”、“无劳尔形,无摇尔精,无使尔思虑营营”,进而“可以长生”。尤氏养生既强调“正气存内”,另一方面主张“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全文举隅了“弄堂夹道,风回凉爽,其为害尤甚,养生者当慎之”、“榻前宜烧苍术诸香,以辟秽气及诸不详”,即使环境致病因素不可改变情况下,尤乘通过饮食物的调摄,激活、提升人体的正气,进而起到抵御外邪的作用,“三人,皆冒重雾行,一病一死一无恙。或问故,无恙者曰我饮酒,病者食,死者空腹。是以知酒力辟邪最胜”。 1.3 天人相应,顺时养生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文中援引《道德经》“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由于“凡人在气交之中,呼吸出入皆接天地之气”,人体生理功能自然受生存环境影响,进而养生调护当与自然相应和,“静功六字却病法”篇“嘘,应肝,春行之,肝病行之;呵,应心,夏行之,心病行之;呼,应脾,四季行之,脾病行之…吹,应肾,冬行之,肾病行之”。“四时摄生篇”对《黄帝内经》四季养生进行发挥,如“夏三月,人身阳气发外,伏阴在内,是精神疏泄之时,特忌下利以泄阴气”,倡导“人常宜宴居静坐,节减饮食嗜欲,调和心志”,因为“此时心旺肾衰,精化为水,至秋乃凝,尤须保啬以固阴气”。并提及夏季饮食宜忌,“宜食热物,使腹温暖,如瓜果、生冷、冰水、冷淘、豆粉、蜂蜜,尤不可食,食多秋时必患疟痢”等。在其他篇节里,尤乘还提供补肾汤丸予以调理,“四时惟夏难调摄,伏阴在内肠易滑。补肾汤丸不可无” 1.4 辨证施养,审因调摄 “老人病不同治法”篇里,解析老年人“勿紧用针药,急求痊愈”,缘“衰老之人不同年少,年少者真气壮盛,虽汗吐转利,未致危殆。其老弱者汗之则阳气泄,吐之则胃气逆,下之则元气脱,立致不可救。此养老之大忌也”,并提出“老人药饵,止用扶持,只可温平顺气,进食补虚,中和之剂”,体现了特殊人群应当给予不同的调养方案,这与现代老年医学相契合。所以尤乘针对辨证施养另立“古方无妄用”、“论妇人病有不同治法”等篇进行论述。并在

文档评论(0)

边缘人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