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技术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DA技术研讨

EDA技术 工商学院电信系 彭敏 参考书: 第一章 EDA技术概况 1.1EDA技术及其发展 1.什么是EDA EDA技术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EDA广义定义范围包括:   半导体工艺设计自动化   可编程器件设计自动化   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   印刷电路板设计自动化   仿真与测试、故障诊断自动化、 形式验证自动化 EDA技术的狭义定义: 以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为设计载体,以硬件描述语言为系统逻辑描述的主要表达方式,以计算机、大规模可编程器件的开发软件及实验开发系统为设计工具,自动完成用软件方式描述的电子系统到硬件系统的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及优化、布局布线、逻辑仿真,直至完成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编程下载等工作,最终开成集成电子系统或专用集成芯片的一门多学科融合的新技术。 1.2传统设计方法和EDA的区别 传统设计方法的缺点: EDA设计方法: EDA方法(Top-Down): 与传统的基于电路板的设计方法不同,EDA技术是基于芯片的设计方法: 描述方式不同: 传统设计方法采用电路图为主, EDA设计方法以硬件描述语言(HDL---Hard descripation Lauguage)为主 设计手段不同: 传统设计方法以手工设计为主, EDA设计方法为自动实现。其主案验证与设计、系统逻辑综合、布局布线、性能仿真、器件编程等均由EDA工具一体化完成。 传统方法与EDA方法比较: 1.3EDA技术的主要内容 1.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 2.硬件描述语言 (HDL--- Hard descripation Lauguage ) 3.软件开发工具 集成化的开发系统: 1.4EDA软件系统的构成 1.4EDA软件系统的构成 4、综合仿真子模块 实现从高层抽象描述向低层次描述的自动转换,及各个层次的仿真验证。 1.5EDA技术及EDA工具的发展趋势 3)仿真工具 仿真分为: 1.7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 自顶向下(Top-down) 自底向上(Buttom-up) 1、采用自顶向下(Top - Down)的设计方法; 2、采用系统早期仿真; 3、多种设计描述方式; 4、高度集成化的EDA开发系统; 5、PLD在系统(在线)编程(ISP)能力; 6、可实现单片系统集成(SOC_System On a Chip), 减少产品体积、重量,降低综合成本; 7、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8、提高产品的保密程度和竞争能力; 9、降低电子产品的功耗; 10、提高电子产品的工作速度。 EDA技术的优点: * 中南民大工商学院电信系 第1章 EDA技术概况* / 31 * 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章、EDA技术概况 第二章、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 第三章、VHDL硬件描述语言 第四章、MAXPLUSⅡ开发系统 第六章、VHDL设计应用实例 教学目的: 了解一类器件,掌握一门设计语言,熟悉一种设计工具。 EDA技术的相关网址: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 1)早期电子CAD阶段 20世纪70年代,属EDA技术发展初期。利用计算机、二维图形编辑与分析的CAD工具,完成布图布线等高度重复性的繁杂工作。 典型设计软件如TANGO布线软件。 EDA技术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2)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CAE阶段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低密度的可编程逻辑器件(PAL---Programmable Array Logic和GAL---Generic Array Logic),相应的EDA开发工具主要解决电路设计没有完成之前的功能检测等问题。 80年代后期,EDA工具已经可以进行初级的设计描述、综合、优化和设计结果验证。 EDA技术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3)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阶段 20世纪90年代,可编程逻辑器件迅速发展,出现功能强大的全线EDA工具。具有较强抽象描述能力的硬件描述语言(VHDL、Verilog HDL)及高性能综合工具的使用,使过去单功能电子产品开发转向系统级电子产品开发(即SOC---System On a Chip:单片系统、或片上系统集成)。 开始实现“概念驱动工程”(Concept Driver Engin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