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运行及在建核电站的改进方向 提高经济性: 采用18个月换料 缩短换料停堆时间 改进换料操作,提高自动化水平 根据风险引导(risk-informed)技术,制定设备维修计划,缩短停堆维修时间 提高机组可利用率 我国运行及在建核电站的改进方向 提高电站性能: 采用全数字化仪控和先进 控制室 改善人机界面 提高设备国产化率 缩短建设工期 除安全壳钢穹顶整体吊装外,筒体也要实现整体吊装 主管道现场自动焊 压力管式CANDU-SCWR参数 燃料组件设计 EPR MELT RETENTION CONCEPT 非能动熔融物冷却状态图在重力作用下换料水池的水平衡地灌注到堆坑和扩散区内时的水位情况 能动熔融物冷却状态图安全壳热量排出系统运行时安全壳内水位情况(再循环水注入堆芯扑集器) 中国正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站 以满足核电批量建设的需要 第四代核电站开发的目标 具有固有安全性 充分利用核资源 提高热效率 开发核能制氢、冶金、化工等多种用途 处置核废料 防止核扩散、反恐 第四代核电机组开发的堆型 钠冷快中子堆 铅冷快中子堆 气冷快中子堆 超高温气冷堆 超临界水堆 熔盐堆 钠冷快堆SFR 再生核燃料,控制锕系元素,闭式循环 中等规模:电功率 150—500MWe 采用热冶金金属燃料后处理循环 大型规模:电功率 500—1500MWe 采用先进水法氧化燃料后处理循环 堆出口温度 550℃ 两种堆型:池式或环路式 中国实验快堆 CEFR 65MWt 20MWe 中国实验快堆 中国实验快堆 65MWt 20MWe 快中子反应堆在中国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建成实验快中子堆 2020年前后将建成原型快中子堆核电站 2035年前后完成商用快中子堆核电站及 核燃料循环系统的建设 此时,不仅可利用0.7%U-235, 通过快中子堆增殖, 还可利用大量的 U- 238(经快中子反应堆转换的Pu) 超高温气冷堆VHTR 石墨慢化,氦冷,热中子堆 固有安全性 单堆热功率: 600MW 出口温度: 1000℃ 堆芯: 砾石床型或棱柱块型 燃料: 颗粒,多层覆盖 用于发电, 制氢, 工业用热 高温气冷堆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已建成模块式10MWt砾石床实验高温气冷堆 “十二”五建成200MWe示范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进一步开发出口温度1000℃,氦气轮机直接 循环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随着高温制氢及燃料电池的研究工作进展,利用高温制氢,氢能源将是理想洁净二次能源 超临界水堆SCWR 冷却剂为热力学临界温度压力以上的水(374℃,22.1MPa),进口水温280℃,出口水温510℃,可达550℃,压力25MPa 简化能量转化系统,直接驱动汽轮发电机 两种堆型:压力壳式,压力管式 发电功率: 1700MWe 燃料: 氧化铀 效率: 44—45% 非能动安全系统,与SBWR同 两种燃料循环方案: 热中子谱,开式循环;快中子谱,闭式循环 压力壳式超临界水堆的参考设计 堆芯和燃料设计 压力管式CANDU-SCWR 概念 超临界汽轮机在火电站已有成熟的设计制造运行经验 SCWR关注的问题我国正在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 密度波及自然循环的不稳定性,及其对中子物理(堆功率)的影响 功率温度压力的控制方式:给水、控制棒、汽机调节伐 核电站的安全性分析及对应措施 核电站的起动方式:常压、滑压 辐射对腐蚀和应力腐蚀的影响 辐射对材料的微观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辐射分解对回路化学的影响 谢 谢 大 家! Thank you 致 谢 * * 安全壳穹顶整体吊装 (五)内陆核电建设 国际上大部分核电站建设在内陆 法国65.1%的核电站建设在内陆 美国亦有75.7%的核电站建设在内陆 有些内陆国家,比如瑞士,五座核电站都在内陆的江河边上 (五座核电站总发电功率为3220MWe,占总发电量的37%,其他将近60%的发电量由水电提供) 内陆建核电站是完全可行的 我国建设内陆核电 势在必行 内陆地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电网容量亦有很大发展 有些省份同样缺乏煤炭和水力资源 年初南方各省发生了大面积、长时间的雪灾,造成了广大地区长时间的断电,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仅依靠远距离输电和长途运煤是难以保障用电的安全 除提高电网的抗灾害能力,建设紧急情况下不依赖燃料运输的支撑电站----核电站是很必要的 发展内陆核电站在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房接地电阻测试记录.doc VIP
- 获得性血友病A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1年版).pdf VIP
- 2025年天津武清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VIP
- H13钢的高温拉伸性能研究.pdf VIP
- 04D201-3室外变压器安装图集.pdf VIP
- Agentic RAG 的现在与未来.pdf VIP
- T_ZZB 3718—2024(纸质卡牌_标准).pdf VIP
- 建筑材料行业研究简报:华东水泥创新高,巨石业绩持续高增长.pdf VIP
- 东风风神-AX4-产品使用说明书-风神AX4 2017款 1.4T DCT潮尚型-DFM7141F3B-AX4使用手册201710.pdf VIP
- 工程设计项目拟投入设计人员及设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