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精细化工工艺 第二章 精细化工基础及技术开发 1. 多品种 2. 多种多样的生产装置和生产流程 3. 技术密集度高 4. 商品性强:侧重于应用性研究 2.1 精细化工的生产特性 2.2 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 一、基本内容 1. 合成路线: 指选用什么原料,经由哪些化学反应来制备目的产品。 (1)反应条件: 反应物摩尔比及浓度、反应的温度、反应的压力、反应时间、催化剂及溶剂的使用等。 (2)原材料的选用原则 ①物料的稳定性:光稳定性、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等; ②物料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热、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③安全性:毒性大小、闪点、爆炸极限、对环境的污染等; ④成本:供应来源、运输及包装、价格等 一、基本内容 2. 工艺路线: 是指原材料的预处理(提纯、粉碎、溶解、蒸发、汽化、加热、冷却等)及反应产物的后处理(蒸馏、精馏、吸收、吸附、萃取、结晶等)所采用的化工生产流程 3. 合成技术: 非均相催化、酶催化、光有机合成、电解有机合成、均相络合催化等。 4. 生产方式: 连续生产、间歇生产、半连续生产。 二、化学计量学 1.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 (区别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 限制反应物及过量反应物 3. 过量百分数: 4. 转化率: 5. 选择性: 过量反应物超过限制反应物所需理论量部分占所需理论量的百分数。 某反应物反应掉的量占其向反应器中输入量的百分数。 某反应物转变成目的产物,其理论消耗的物质的量占该反应物在反应中实际消耗的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数。 例1: 对于反应A+2B C,现将2molA和5molB加入反应器中反应,充分反应1h后,检测到1molC,1molB和0.5molA,其余为副产品。试计算①反应物的摩尔比;②过量百分数;③反应物的选择系数;④反应物的转化率。 解:①反应物摩尔比:A:B=2:5 ②过量百分数:(5-4)/4=25% ③选择系数:SA=1/1.5=66.7% SB=2/4=50% ④转化率:XA=(2-0.5)/2=75% XB=(5-1)/5=80% 6. 理论收率: 反应物生产目的产物所需的理论物质的量占反应物输入的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数。 7. 质量收率: 目的产物的质量占某一输入反应物质量的百分数。 8. 原料消耗定额: 每生产1t产品需要消耗的某种原料的重量。 9. 单程转化率与总转化率 单程转化率:原料经过反应器时的转化率。 总转化率:原料经过反应器、分离器等生产工序后的转化率。 例2: 在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酸的反应中,以物质A作为催化剂,已知甲苯原料的总量为100kmol,反应进行2h后,检测到苯甲酸的量为90kmol,甲苯原料为5kmol(其中有4kmol可以回收利用),其它为副产品。请计算该反应的选择系数、单程转化率和总转化率。 解:①选择系数:90/95 ②单程转化率:(100-5)/100 ③总转化率:(100-4-1)/(100-4) 对于反应3A+5B 2C,现将3molA和8molB加入反应器中反应,充分反应1h后,检测到1molC,2molB和1molA,其余为副产品。试计算①反应物的摩尔比;②过量百分数;③反应物的选择系数;④反应物的转化率。 EX: 2.3 配方研究及配方设计原理 一、配方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1. 重要性: 洗涤剂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及化工产品复配而成; 染料的使用必须加入各种助剂; 化妆品是由主要成分及多种添加剂复配而成等。 配方研究对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极为重要,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 一、配方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2. 配方的基本原则 从产品用途出发,使产品的全部性能指标符合规定标准,最终实现产品的综合性能最优化。 3. 对配方人员的要求 配方人员首先应具备配方的基本理论知识,再通过实践积累经验。 二、配方设计的方法 因素: 影响产品主要性能的各种条件。 水平: 各因素所处的不同状态。 单因素优选法 全面实验法 多因素多水平设计法 正交试验法 均匀设计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1. 正交实验法: L9(34) 其中,L :指正交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