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媒生物防制指导实用手册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概述
病媒生物的定义:能通过生物和机械方式将病原生物从传染源或环境向人类传播的生物。主要包括节肢动物中的蚊、蝇、蜚蠊、蚤、蜱、螨、虱等,及啮齿动物的鼠类。
病媒生物的危害: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特点: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
控制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途径: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容许的标准范围内是切断媒介生物性疾病传播流行的有效途径和可靠措施。
病媒生物防制原则:以清除孳生地为主,以化学、物理、生物防制为辅,综合使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原则,将病媒生物综合管理纳入社会发展规划。
孳生地是病媒生物孳生繁殖的场所,是病媒生物发生的源头。蚊虫孳生于水:淡色库蚊主要孳生于污水,中华按蚊主要孳生于水稻田,白蚊伊蚊主要孳生于小型容器积水。蝇类主要孳生于腐败动植物、粪便和生活垃圾。蟑螂主要藏身于各类缝隙,主要孳生于温暖、阴暗、潮湿、靠近水源和食物的场所。鼠类主要孳生于环境脏、乱、差并且具有食物来源的场所。
清除孳生地是病媒生物防制的治本措施。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除孳生地,认真落实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措施,减少病媒生物孳生,达到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
物理防制是指以器械、工具为手段灭杀病媒生物的防制方法。主要有物理防护和机械捕杀。
物理防护是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如金属网、板等阻止病媒生物进入建筑物内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防鼠网、挡鼠板、胶帘、风幕机、纱门、纱窗等。
机械捕杀是利用各种机械装置对病媒生物进行捕杀的方法,为提高捕杀效果,经常会加上诱饵、灯光等各种引诱剂。如鼠夹、鼠笼、蟑螂粘捕盒、灭蚊灯、灭蝇灯。
化学防制主要是以化学药物灭杀病媒生物的方法。化学防制要遵循安全、高效、经济、环境友好和使用方便的原则,以病媒生物对杀虫杀鼠药剂的敏感性和抗药性调查为基础,科学选择化学药剂与施药方法。
卫生杀虫剂: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有机氟类、新烟碱类和吡唑类。
杀鼠剂:主要是抗凝血类,包括敌鼠钠盐、杀鼠灵、克鼠灵、敌鼠灵、氯杀鼠灵、溴鼠灵、氯鼠灵、鼠得克、溴敌隆、氯鼠酮、杀鼠醚和氟鼠灵。
生物防制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是一类安全环保的有害生物防制方法。如灭蚊幼的苏云金杆菌和球型芽孢杆菌,蟑螂防制用的绿僵菌、蟑螂病毒等微生物制剂。
GB
ICS 11.020
C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7770-201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
Criteria for vector density control—Rodent
2011-12-30 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7770-201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鼠密度的控制水平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鼠类控制效果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3798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鼠类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室外环境
室外的空地和绿地,如建筑工地、垃圾收集站、公园、动物园、绿地、河流湖泊沿岸、堤坝渠壁、道路两侧的空地或草地、铁道两侧、学校、单位院内、住宅区内空地等。
3.2 防鼠设施
预防外环境或下水道的鼠类进入人群居住或活动的环境而建设的建筑物或防护装置。
3.3 路径指数
累计检查每1000m路径所发现鼠和鼠迹的处数。
3.4 控制水平
通过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将城镇鼠类密度降低至本标准规定的某一水平范围内。
3.5 单位
检查的具体场所,如农贸市场、饭店、宾馆、饮食店、机关食堂、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场、粮库、饲料厂、医院,机场、港口、汽车站、火车站等。
4 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