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原子原子核物理的发展绪论.pptVIP

物理学史--原子原子核物理的发展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子、原子核物理 的发展 侯春风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 主要内容 一. 原子模型的提出和发展 二. 原子核的放射性 三. 几个著名的核反应 四. 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 五. 原子弹简史 3.3 第一个在加速器上实现的核反应 1932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科克罗夫特(J. D. Cockcroft)和瓦尔顿(E. T. S. Walton)利用他们自己发明的“科克罗夫特?瓦尔顿加速器”加速质子,然后轰击锂,实现了下述核反应(二人因此荣获1951年Nobel物理奖): 在这一反应中输入的能量是0.5MeV,输出能量为17.8MeV。这表明从原子核中可以释放出能量。 Cockcroft Walton 3.4 产生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反应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表文章宣布观察到了人工放射现象,他们完成了如下核反应: 磷30不稳定,通过放射性衰变转变为硅30: 人工放射性的发现,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从此,科学家们不必再只依靠自然界的天然放射性物质来研究问题,大大地推动了核物理学的发展。约里奥-居里夫妇因此于1935年被授予Nobel化学奖。 四. 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 4.1 费米的中子实验 一代物理大师费米(Enrico Fermi, 1901-1954)出生于意大利,25岁时就当上了罗马大学物理系教授,193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奖。在他的努力下,罗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了世界上又一个物理学研究中心。 4.1.1 “超铀元素”之谜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的消息传到罗马,使费米想到用中子作为入射粒子要比α粒子有效得多。(这是因为中子不带电,不会受到强的电的斥力阻止它进入原子核内。)他按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依次轰击各种元素,看一看哪些元素可产生人工放射性。 1934年5月,费米研究组用中子轰击当时周期表上的最后一个元素铀得到了一种半衰期为13分钟的放射性产物。经分析这种产物不属于从铅到铀之间的那些元素。费为认为有可能是产生了“超铀元素”(原子序数大于92的元素叫超铀元素),但他没有完全确定。(实际上是铀235分裂成了两个中等原子序数的元素的同位素)。 “超铀元素”的问题历经四、五年也未被研究清楚,但在此其间却有好几个研究机构“证实”了费米的推测。“超铀元素”的说法竟然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公认。 只有一位名叫伊达 ? 诺达克(Eda Noddack)的年轻的德国女化学家对“超铀元素”表示怀疑,她在1934年9月发表文章说:“可以想象,当重核被子中子轰击时,该核可能分裂成几大块,这些裂片无疑将是已知元素的同位素,而不是被轰击的元素的近邻。”但她只是做了猜测,既没做实验,也没分析他人的结果。 4.1.2 慢中子的作用 1934年10月,费米的同事阿玛尔迪(E. Amaldi)等人把中子源放入银质圆筒,再把圆筒置于铅盒里。他们发现银产生的放射性并不总是一样的,当把圆筒放在铅盒中央或一角时,它就有所不同。 费米建议在铅盒外边辐照圆筒,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他们发现圆筒周围的东西似乎会影响它的放射性。例如,若把它放在木桌上用中子辐照,它产生的放射性就要比它放在一块金属上时更大。 他们把中子源放在圆筒外面,并在二者之间插入铅板,发现放射性略微增加,费米提出用石蜡把中子源和银筒隔开,看看结果如何。1934年10月22日,他们在一大块石蜡中挖出一个空穴,然后把中子源放入空穴里辐照银筒,结果发现放射性提高了100倍。 费米利用午休时间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是石蜡中存在氢原子,而氢核正是一个质子,其质量与中子几乎相等,中子与氢核发生弹性碰撞,速度大大降低,被银原子核俘获的机会增多,因此放射性产物也将大大地增加。 为了验证费米的想法,他们又把实验装置放入了物理系主任私人花园的水池中进行了实验,结果放射性也加强了,证明了费米的慢中子推断。 ??????当晚他们在阿玛尔迪家中聚会,?????? 女佣偷偷问主人“客人们是否都喝醉了”。 慢中子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慢中子比快中子更能有效地诱发核反应,是核裂变尤其是链式反应的基础。 可怜的鱼儿,不知不觉中竟无端遭受了“核武器”的攻击! 4.2 重核裂变的发现 1937年,伊伦娜 ? 居里和萨维奇(P. Savitch)在用中子辐照铀盐时,发现产物中有一种物质很象镧。1938年5月他们发表文章说: “用中子辐照的铀中,产生了一种放射性元素,??????其化学性质很象镧。??????它或许也是一种超铀物质,但我们暂还未确定其原子序数。” 伊伦娜 ? 居里错过了裂变的发现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