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等学校2016年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docVIP

江西省中等学校2016年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中等学校2016年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卷 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3 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字形和注音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脸颊(jiá)??? 匿笑(nì)????? 徘徊(huái)??????? 霎时(shà) ? B、倔强(qiàng)? 胆怯(qiè)???? 湾蜒(wān)???????? 诀别(qué) ? C、模样(mó)???? 弧形(hú)????? 冀中平原(jì)????? 截然不同(jié) ? D、站开(zhàn)?? 感慨(gǎi)???? 小心翼翼(yì)???? ?花团锦簇 (c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除了从容散步,我还喜欢骑双人自行车四处兜风……迎风快骑使人感到轻快又有力量,飘飘然而心旷神怡。 B.小说《热爱生命》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班主任在小组建设上花了很多的心血。 B.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只有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才可以有望考得好成绩。 C.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越来越成为全民的共识。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由于叶片表面粗糙,表皮毛丰富,可以分泌一些粘性物,叶片就可以成功将细小的颗粒物滞留在表面,甚至将一部分PM2.5吸纳到叶片气孔内部。 ②如果从降低大气PM2.5颗粒物角度考虑树种,可多种植一些针叶树,例如,雪松、龙柏、水杉等。 ③许多树木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具有吸附污染物、净化空气的功能。 ④因而枝条和叶片表面粗糙、分泌物丰富、叶面积系数高的树种,会具有较好的吸滞大气细颗粒物的功能。 ⑤而中国科学研究发现,针叶树比阔叶树能吸附更多细颗粒污染物。 A.③①④⑤②??? B.②⑤④③①?? ?C.④②①③⑤??? D.③⑤①④② 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 (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的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4分) 踏莎行? 闲游 刘将孙(宋)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7.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词的前三句紧扣题目,描写了作者看到的美妙景色。 ???? B.“水际轻烟”指水边上炊烟袅袅升起,点明了时间。 ???? C.下片前三句以反问语气问西湖,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 D.最后两句将诗人相见西湖又无法见西湖的矛盾心情十分含蓄的表露了出来。 8.下面对次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前三句描写景物时是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 B.“西湖岂忆相思苦”一句既运用了反问又用了拟人的手法。 ???? C.“血染红笺,泪题锦句”是直接抒情;“西湖岂忆相思苦”是间接抒情。 ???? D.这首词风格由清新转为沉闷,语言含蓄,令人回味。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2题。(10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