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因治疗在临床的应用 p53 基因联合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鼠C6 胶质瘤 的体内研究 p53 基因的研究进展 p53 基因是广泛研究的抑癌基因,其突变、失活可导致肿瘤形成; 大量文献已证实:在胶质瘤中存在p53 基因的突变,且发现其突变或失活与胶质瘤的恶性增殖及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突变的p53 基因可通过显性负调节机制及获取“新功能”等方式来增加肿瘤的侵袭和增殖。显性负调节即为突变型p53 基因复制、转录和翻译成突变的P53 蛋白,而这样的蛋白产物不具有正常P53 蛋白产物的功能,可与野生型P53 形成四聚体复合物,竞争性拮抗内源性表达的p53 基因,抑制野生型P53 蛋白的生成。 p53的基本结构:野生型p53蛋白为一393 AA的转录因子,活性形式为四聚体,自N-端为:转录活化区、DNA结合区、四聚体化区及C-端调节区。 MRI 动态检测(1) 对照组: 接种C6 胶质瘤细胞后1 周,瘤灶已形成,注射Gd-DTPA 后肿瘤强化均匀或呈混杂密度,瘤体边界清楚。2 周后,肿瘤显著生长,肿瘤可被强化,中线结构移位,同侧侧脑室受压。8 只动物均于21 d内死亡。 p53 基因治疗组: 接种C6 胶质瘤细胞1 周内,与同期对照组荷瘤大鼠的肿瘤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别。p53 基因治疗后1 周,大鼠肿瘤较前缩小2 只,稳定生长6 只。治疗后8 周,肿瘤明显缩小2 只,于MRI上仅见线性强化;肿瘤生长速度较对照组为慢4 只,大鼠死亡2 只。 MRI 动态检测(2) 伽玛刀治疗组:伽玛刀治疗后1 周,大鼠肿 瘤略有缩小5 只(其中3 只在此后继续缩小),稳定生长3 只。至治疗后8 周,肿瘤基本消失2 只,明显缩小1 只,有所增大1 只,大鼠死亡4 只。 p53 加伽玛刀联合治疗组: 联合治疗后1 周,肿瘤均开始缩小。治疗后4 周,肿瘤消失2 只,稳定生长6 只。8 周时,肿瘤消失4 只,明显减小2 只,大鼠死亡2 只。 资料引证 PCNA及TUNEL凋亡检测结果(%) 分组 n PCNA TUNEL 对照组 6 8.33 ± 4.93 0.28 ± 0.16 p53 治疗组 6 55.83 ± 6.18 16.67 ± 2.34 伽玛刀治疗组 6 54.55 ± 8.64 9.17 ± 2.40 p53 +伽玛刀治疗组 6 26.00 ± 2.00 31.17 ± 2.04 影像学观察 效果明显的原因 p53 介导的放射增敏性 细胞周期调控 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对放射线的反应是不同的,以S 期细胞对放射线最不敏感。一般认为,p53 对G1期阻滞主要通过p21 来实现:p53 激活后可以上调p21,p21 是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kinases,Cdk) 抑制剂。因此,p53 激活后通过阻断Cdk的活性,阻滞细胞进入S 期;同时,p21 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Cdk 复合物结合,维持Rb 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转录因子E2F 的特异性转录,抑制细胞进入S 期,最终提高放射敏感性。 抑制凋亡 放射线治疗后,在某些类型的组织中,p53 可以通过依赖性和非依赖性两种途径启动细胞凋亡,清除受损严重的细胞,而引起放射增敏作用。 其他途径 p53 可能通过DNA 修复途径来影响放射敏感性 讨论 P53基因在抑制肿瘤和放射学中的作用正在被广大的医学科研者所研究证实。二十一世纪是基因研究的时代,相信人们在以后的研究中会发现更多、更不为人所熟悉的作用。 P53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信最后人们最终会战胜肿瘤,我们为此而努力! 文献来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CMINSJ),2009,14(1) 参考文献: [1] 李彦和, 徐德生, 浦佩玉, 等. p53 联合伽玛刀治疗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体外研究[J].立体定向和功能行神经外科杂志, 2006, 19(4): 196-200. [2] 陈兢, 王伟, 游潮, 等. 异种MMP-2 DNA 疫苗联合伽玛刀治疗胶质瘤实验研究[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8, 7(1): 46-50. * 第七组:王猛 (10027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IN 9830 冲压件切割毛边高度.pdf VIP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0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VIP
- 古建筑传统瓦工(砧刻工砌花街工泥塑工古建瓦工)施工机械用电管理详细措施.docx VIP
- (高清版)DB51∕T 2997-2023 四川省水文数据通信传输指南 .pdf VIP
- 二升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完整版25天.pdf VIP
- 统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建议.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八年级英语上册词汇表.docx VIP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西班牙语二级口译试卷.docx VIP
- GB∕T 5796.1-2022 梯形螺纹 第1部分:牙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