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第二章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庭教育第二章研讨

第二章 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家庭教育的产生;人类婚姻家庭发展经历;普那路亚家庭的特点是,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姐妹,与其他集团的一群男子互相集体通婚,丈夫们互称“普那路亚”;同样,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兄弟,与其他集团的一群女子互相集体通婚,妻子们也互称“普那路亚”。由这种婚姻关系产生的家庭形式,称为普那路亚家庭。在这种家庭中,由于进行非固定对偶的群婚,必然是男子多妻,女子多夫。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制度即由普那路亚家庭发展而来。;一、原始社会是家庭教育的源头 二、我国古代社会的家庭教育 三、我国近代社会的家庭教育 四、我国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一、原始社会是家庭教育的源头 在原始社会,家庭即社会,社会即家庭。社会成员属于氏族公社大家庭公有,儿童由公社施行公养公育。 ;二、我国古代社会的家庭教育 (一)我国古代社会家庭教育的概况 先秦时期,宗族的家庭教育主要由宗子负责,教育内容包括生产、生活、军事、祭祀等方面。此时的宗族家庭教育有比较明显的等级区别。随着封建制度和家庭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日益明显。 ;及至隋唐、宋时期,家庭教育由于科举制度的确立,更加强调封建纲常伦理,而且越来越与科举考试结合在一起。 元明清时期的家庭教育,强调家族族权对家庭成员的言行管理,把以修身为手段的齐家家教与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巩固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禁欲主义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纳入加强封建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中。;古代的胎教 (1)作用:正本慎始 (2)内容:精神、饮食、环境、起居与生活习惯 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 (1)保傅制度:三公三少 (2)三母制度:子师、慈母、保母 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原则:教儿宜早;教子义方;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 (2)方法:游戏;讲故事;体罚;古代的蒙学教材 (1)以识字为主的综合知识型课本:《开蒙要训》、《百家姓》、《三字经》等。 (2)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主的课本:《孝经》、《论语》、《太公家教》、《小学》等。 (3)以社会和自然常识为主的课本:《兔图册》、《蒙求》、《幼学琼林》等。 (4)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主的趣味读物:《书言故事》(胡继宗)、《日记故事》(虞绍)等。 (5)以陶冶儿童性情为主的诗歌读本:《千家诗》等。;古代的女子教育读物 (1)定义:在封建时代的礼教制度下,有专门以教育、培养“贤妻良母”、“孝女节妇”为目的而编写的女教读物,或称“女训”、“女学”、“内教”等。 (2)内容: 儒家的礼书中规定妇女所应具备的四种德行:妇道、妇言、妇容、妇功。 郑玄注:“妇道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枲。” 各种女教读物即以“四德”为基本内容,系统地阐明儒家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封建道德思想和为妇之道,并把“四德”具体化,规定出妇女要遵守的各种条规或戒条。;(3)数量: 先秦儒家经典中关于女教的论述多是零碎片断,且多为行为规范一类的条规。 独立的女教文本出现在汉朝。 刘向《列女传》:为古代105名妇女立传,以正统封建道德观念为准绳,提出妇德善恶标准和女子教育导向,倡导贞顺节义、宽容去忌、循法守礼等妇德和妇节。 班昭《女诫》:以母亲谆谆教女的形式撰述,启迪妇女自觉认同社会规范,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以《列女传》和《女诫》为鼻祖,唐末至清末衍生出许多女教读物,编印量大增。;《教女遗规》序言;《女训约言》正文;《女训约言》正文;(二)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 1、王室家庭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伊尹和周公 伊尹,名挚,夏末商初人,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家庭教育。他认为,人的性格、品质是在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培养形成的,王家子弟的家庭教育关系国家的兴衰存亡。;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谥文公,西周时期人,创立了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制。 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主张“以教育德”。 建立了周王室的家庭教育师、傅、保制度,并根据他的礼乐与敬德保民思想,提出了系统的贵族子弟的家庭教育内容,除了六艺外,还包括“体恤下民,力戒贪逸”;勤勉从政,谨言慎行;知人善任,勤于求贤。;2、提倡“孝悌”为家庭教育核心的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主张建立以“孝”为根本,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仁礼”政治道德体系,由此“天下大治”。 家庭伦理教育重在伦理情感的培养。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3、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颜之推(531-约590年以后),字介,梁朝金陵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他一生遭遇三次亡国之变,历仕四朝之官,多次险遭杀身之祸,因此身怀忐忑之虑。 该书上承汉魏六朝以来的“诫子书”、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