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与预测答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 (2010第四季度)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刘元春 ;汇 报 内 容;第四部分:“前高后低”的趋势性分析; 第五部分:中期力量与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第六部分:政策方向与建议。;第一部分: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 ;1、中国经济是否依然处于持续复苏的路径之中? 1)复苏-繁荣论; 2)正常回落-持续复苏论; 3)小幅回落引领加速下滑论; “持续高位”、“前高后稳”还是“前高后低”? ;2、通货膨胀是否将是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关注点? 1)中国将在未来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冲击。价格问题应当是货币政策的第一目标。 2)通货膨胀依然处于可控区间。增长和结构问题依然是宏观经济的核心。 是否进入加息周期? 如何看待负利率时代? ;3、房地产市场何时发生变化?房地产政策是否会持续偏紧?房地产市场的中期变化将如何引领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 1)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政策调控已经到位 2)没有实质性变化,政策应当持续偏紧 3)出现明显反弹,房产新政必须持续加码 博弈各方的力量的变化如何?房地产商的资金链条;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与政治任务之间的权衡;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稳定与民生目标之间的权衡;住房购买者对后市的判断 ;4)世界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 1)二次探底论 2)准衰退与通缩论; 3)持续复苏论 4)过渡阶段波动论;5、贸易战、货币战与中国贸易形势。 1)贸易战是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货币战是否可以全面避免? 3)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与中国货币的前途? 4)贸易形势看好与看跌? 5)汇率政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关注的核心是出口、热钱、通货膨胀输入还是其他?;6、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应当全面放松? 1)退出论; 2)全面放松和二次刺激论; 3)稳定性、连续性和相机决策性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总体状况;一、GDP实际增速依然处于高位运行,1-9月实际增长10.6%,但增速逐季趋缓。其中第三3季度同比增速回落比预期幅度要小。 ; 二、三次产业复苏性增长趋缓,一次产业增长保持稳定;二、在重工业生产波动的作用下,工业增加值增速趋缓,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6.3%。;三、PMI指数连续16各月高于临界值,7月为51.2%,8月为51.7%,9月53.8。1-9月主要工业产品累计增速达到较高水平,其中,发电量16.1%,钢材19.0%,水泥15.9%,汽车35.3%。;四、财政收入持续攀升,企业绩效得到大幅度改善,1-9月财政同比增长22.4%,1-8月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5.0%,1-7月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1%。。;五、劳动力市场大幅度逆转,局部出现的“民工荒”。;六、在消费政策持续刺激、通胀预期以及收入上台阶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消费增长持续高位运行,消费信心指数持续上扬。同比增长18.3%,与上半年增速持平。;七、在世界经济复苏的作用下,贸易复苏良好。,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21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出口11346亿美元,增长34.0%;进口10140亿美元,增长42.4%。进出口相抵,顺差1206亿美元,同比减少149亿美元;八、价格水平逐季攀升。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1%。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五涨三落:食品上涨6.1%,烟酒及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4.1%;衣着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3%,交通和通信下降0.3%。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 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9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3%,环比上涨0.6%。 前三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 九、内陆与沿海港口运输量增速回升。;十、货币供应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依然处于十分宽裕的状态。;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6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0%;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4.4万亿元,增长20.9%;流通中货币(M0)余额4.2万亿元,增长13.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6.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3万亿元,同比少增2.4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0.3万亿元,同比少增1.4万亿元;十一、宏观景气指数处于高位,特别是一致指数达到历史高位。; 静态、总体、表面地看,中国宏观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都处于快速回升的状态,很多指标达到历史高位,宏观经济健康良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