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食品添加剂3研讨
5.3 抗氧化剂; 我国允许使用的抗氧化剂16种: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D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植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甘草抗氧化物、抗坏血酸钙、磷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4-乙基间苯二酚、抗坏血酸(维生素C)、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油脂的氧化和抗氧化剂的基本作用;引发反应: RH*→R · + H·
ROOH → ROO· + H·
自由基传递:R· + O2 → ROO·
ROO· + R’H → ROOH + R’·
终止反应: R · + R’· → R- R
ROO·+ R’· → ROOR’
ROO·+ R’OO·←→ ROOR’ + O2
图中RH代表脂肪或脂肪酸分子,R· 、H· 、HOO· 、ROO· 代表自由基,ROOH为氢过氧化物。;各类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2)抗氧化剂自身极易被氧化,从而降低介质中的含氧量,抑制食品成分的氧化。如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等。
(3)抗氧化剂能减弱氧化酶的活性。如亚硫酸盐类、二氧化硫及各种含硫化合物等。
(4)将能催化和引起氧化反应的物质实行封闭。 ;氧化作用的催化和抑制因素;(5)色素:植物油中残存的色素能催化氧化反应。如叶绿素能使各种油脂受氧原子的作用而氧化。
(6)氧的有效量:氧是氧化的供体,其有效含量越高越易促进氧化。
(7)重金属:一般只要有mg/kg数量级的铁、铜等金属溶于油脂中,就会成为有效的氧化催化剂(只有具有氧化-还原电位的二价和多价金属离子才对油脂的氧化有催化作用)。 ;白色或微黄色蜡样结晶性粉末,带有酚类的特异臭气和有刺激性的气味,对热稳定,弱碱性条件下不破坏,遇铜、铁离子变色,抗微生物作用强。
两种异构体3-BHA和2-BHA。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甘油、猪油、玉米油、花生油和丙二醇。3-BHA的抗氧化效果比2-BHA强1.5倍,两者合用有增效作用。
BHA除抗氧化作用外,还有相当强的抗菌力。;毒性:毒性小,较为安全,但近年来动物实验有结果可致前胃癌。
应用范围: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饼干、干果、方便面、速煮米、罐头、腌肉制品等。
允许使用量:0.2 g/kg。;食品;(2)二丁基羟基甲苯(BHT);食品;BHA和BHT在猪油中??氧化活性;(3)没食子酸丙酯(PG);PG的LD50值为3800 mg/kg(大鼠经口),ADI值暂定为0~0.2 mg/kg。其合成反应式如下: ;没食子酸丙酯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4)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TBHQ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用途: 可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饼干、干面制品、方便面、速煮米、干鱼罐头、腌制肉制品中,最大使用量0.2 g/kg。;(5)生育酚混合物;维生素E分子式;(6)抗坏血酸;(7)茶多酚;茶多酚使用范围和用量;食品抗氧化剂使用注意事项 ;2.与增效剂并用
增效剂是配合抗氧化剂使用并能增加抗氧化剂效果的物质。这种现象称为“增效作用”。
例如油脂食品为防止油脂氧化酸败,添加酚类抗氧化剂的同时并用某些酸性物质,如柠檬酸、磷酸、抗坏血酸等,则有显著的增效作用。;3.对影响因素加以控制
光、温度、氧、金属离子及物质的均匀分散状态等都影响着抗氧化剂的效果,紫外线及高温能促进抗氧化剂的分解和失效。
例如 BHT在70 ℃以上,BHA高于100 ℃的加热条件便可升华挥发而失效。所以在避光和较低温度下抗氧化剂效果容易发挥。 ;5.4 乳化剂;乳化剂:添加少量即能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
可改善和稳定食品各组分的物理性质或改善食品组织状态;对食品的“形”和“质”及食品加工工艺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品种:单甘油酯、山梨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大豆卵磷酯、丙二醇酯等。;乳化剂可使食品组分混合均匀、产品的流变性改善,还可对食品的外观、风味、适口性和保存性有一定的作用:
1.乳化作用
由于食品中通常含有不同性质的成分,乳化剂有利于它们的分散,可防止油水分离,防止糖、油脂起霜,防止蛋白质凝集和沉淀,提高食品的耐盐性、耐酸及耐热能力,并且乳化后的成分更易为人体吸收利用。
2.调节粘度
乳化剂有调节粘度的作用,可以作为饼干的脱模剂,降低巧克力物料的粘度有利于操作等。;3.对淀粉和蛋白质作用
乳化剂和淀粉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可延缓淀粉的老化,可使面制品长时间保鲜、松软,同时还可以提高淀粉的糊化温度、淀粉糊的粘度及制品的保水性。
乳化剂在面团中还可起到调理作用,强化蛋白质的网络结构,提高弹性,增加空气的进入量,缩短发酵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队个人防护器材优质教案.doc VIP
- 2025年基于石油企业的价格管理新模式.pdf VIP
- 新教科版(2025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单元测试卷 .pdf VIP
- 2024-2025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优秀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陕西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考试在线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T/CSPSTC 78-2021顶管法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 2025年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康略高速公路收费运营人员招聘7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一单元(核心素养目标教案)-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docx VIP
- 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审题课件.pptx
- 2023新能源风电生产指标体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