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氨基酸和蛋白质内江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平台研讨.doc

第十四章氨基酸和蛋白质内江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平台研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氨基酸和蛋白质内江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平台研讨

第十四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蛋白质中常见的α-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分类方法及其与蛋白质的关系;掌握两性电离和等电点的涵义; 2、掌握α-氨基酸的性质和4种制备方法; 3、掌握肽的涵义、形成和命名方法;了解多肽的一般结构、分析及合成方法; 4、了解蛋白质的分类方法,以及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的涵义; 5、了解蛋白质的两性及等电点、沉淀反应、变性作用和颜色反应等;掌握蛋白 质变性的涵义,并从结构上了解其变性的原因; 6、重点掌握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以及蛋白质分子的肽链中氨基酸及其排列次序的 测定;了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7、了解蛋白质的合成方法、原理以及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氨基酸的合成方法 难点:蛋白质的三四级结构的理解 ? 13.4.1 氨基酸 分子中含氨基的羧酸称为氨基酸。 一、分类、命名和结构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天然产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即在α-碳原子上有一个氨基,可用下式表示: 天然产的各种不同的α-由氨基酸只R不同而已。氨基酸目前已知的已超过100种以上,但在生物体内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只有二十种。 1. 分类 (1)按烃基类型分 ? ? ? ? ? ? (2)根据氨基的位置不同分 ? (3)根据分子中氨基与羧基的相对数目分 中性氨基酸:-NH2与-COOH数目相等 酸性氨基酸:-NH2比-COOH数目少 碱性氨基酸:-NH2比-COOH数目多 2 命名 (1)系统命名法 (2)俗名 天然产氨基酸多用习惯名称,即按其来源或性质命名。例如门冬氨基酸最初是由天门冬的幼苗中发现的;甘氨酸是因为具有甜味而得名。天然产的氨基酸目前知道的已超过一百种。但在生物体内作为合成蛋白质原料的只有二十种,这二十种氨基酸象无机符号一样,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 如 甘氨酸:Gly(甘)门冬氨酸:Asp(门)? 3 构型 天然氨基酸(除甘氨酸外)其他所有α-碳原子都是手性的,都有旋光性,用D/ L体系表示--在费歇尔投影式中氨基位于横键右边的为D型,位于左边的为L型。例如: D-氨基酸 L-氨基酸显然氨基酸分子的构型可与L-乳酸联系。 L-乳酸 L-氨基酸 发现天然氨基酸主要是L型的(也有D型的,但很少)。 二、氨基酸的制备 氨基酸的化学合成1850年就已实现,但氨基酸的发酵法生产在一百年后的1957年才得以实现用糖类(淀粉)发酵生产谷氨酸。 氨基酸的制取主要有三条途径:即蛋白质水解、有机合成和发酵法。 1.由醛制备 醛在氨存在下加氢氰酸生成α-氨基腈,后者水解生成α-氨基酸。 2.α- 卤代酸的氨解 此法有副产物仲胺和叔胺生成,不易纯化。因此,常用盖伯瑞尔法代替上法。 盖伯瑞尔法生成的产物较纯,适用于实验室合成氨基酸。 3.由丙二酸酯法合成 此法应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基本合成路线是: D,L-苯丙氨酸 合成法合成的氨基酸是外消旋体,拆分后才能得到D-合L-氨基酸。 氨基酸的化学合成1850年就已实现,但氨基酸的发酵法生产在一百年后的1957年才得以实现用糖类(淀粉)发酵生产谷氨酸。 ? 三、 性质 1 物理性质 无色结晶,易溶于水,难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加热到熔点(>200℃)分 解。 2 化学性质 ⑴ 两性与等电点 A 两性 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是碱性的,而羧基是酸性的,因而氨基酸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是一个两性化合物。 ? 注意:即使是中性氨基酸中-COO-与-NH2+解离的能力也不同,因此中性氨基酸的pH也不等于7,当氨基酸电离出的质子大于在水中结合的质子时,氨基酸显酸性,反之为碱性,一般α-氨基酸pH略小于7,即负离子多一些。 氨基酸在一般情况下不是以游离的羧基或氨基存在的,而是两性电离,在固态或水溶液中形成内盐。 当加入酸、碱时,平衡改变,加入酸,平衡左移,正离子增加;加入碱,平衡右移,负离子增加。 (2)等电点 因氨基酸在溶液中氨基的质子化能力和羧基的电离程度不等,造成氨基酸显酸性或碱性,且氨基酸正离子和氨基酸负离子的数目不同。当向氨基酸水溶液中加入酸或碱,使两种离子的数目相等(即氨基酸分子所带电荷呈中性--处于等电状态)时溶液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常以pI表示。 pH>pI 等电点 pH<pI ? 当正离子数目等于负离子数目时的pH值,用pI表示。各种氨基酸的pI值主要由羧基和氨基的电离常数决定,若分别用K1、K2代表-COOH、NH3+的电离常数,则: pI=pK1+pK2/2 酸性氨基酸:pI<7,即pH<7,一般pI = 2.7~3.2 碱性氨基酸:pI>7 ,即pH>7 ,pI = 7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