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训指导
实训一 头面和躯干部点穴及刺法灸法练习
【目的要求】
1.掌握重点穴位的定位和取穴法。
2.掌握临床常用的针刺方法。
3.熟悉灸法、拔罐法及其他针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训时间】
3学时。
【器材用具】
点穴笔、各种规格的毫针、消毒棉球、75%乙醇、针盘、镊子。艾绒、生姜、淡膏药、小刀、清艾条、火柴、线香。
【实习步骤】
一、主要以头面、颈部、胸部、腹部、背部、腰部的分部点取练习为主,明确归经。(黑体字为一类腧穴,课上练习;其余腧穴为二类腧穴,课上选练)
(一)头面部、颈部腧穴
头部腧穴头正中线取督脉穴位,头正中线旁开1.5寸取膀胱经穴位,旁开2.25寸取胆经穴位。
神庭、头临泣、本神、头维、阳白、攒竹、丝竹空、睛明、瞳子髎、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颧髎、上关、下关、迎香、口禾髎、耳门、听宫、听会、颊车、地仓、大迎、水沟、承浆、印堂、太阳;翳风、完骨、天柱、风池、风府、哑门、百会、四神聪、角孙、率谷、头窍阴;天鼎、水突、气舍、缺盆、人迎、扶突、天窗、天容、天牖
(二)躯干部腧穴
1.背腰部取穴规律是:脊柱旁开一寸半取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穴位,在其脊柱旁开三寸取膀胱经第二侧上的穴位,平相应胸椎或腰椎的棘突下。
大椎、至阳、命门、腰阳关、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膏肓、志室、次髎、秩边、天宗、肩井、定喘、夹脊
2.胸部取穴规律是:胸正中线取任脉穴位,旁开2寸取肾经穴位,旁开4寸取胃经穴位,旁开6寸取肺经和脾经穴位,均在肋间隙内。
天突、膻中、乳中、乳根、期门、日月、天池、中府、大包
3.腹部取穴规律基本上是:旁开中线0.5、2、4寸。
其腹正中线取任脉穴位,旁开中线半寸取肾经穴位,旁开中线2寸取胃经穴位,旁开中线4寸取脾经穴位。
中脘、建里、下脘、神阙、气海、关元、中极、肓俞、梁门、天枢、水道、归来、气冲、大横、腹结、章门
二、毫针刺法操作练习,重点掌握进针法、针刺角度、方向、基本行针手法和单式补泻手法的操作方法。
(一)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用1-1.5寸毫针,练习颊车、中脘等腧穴。
用右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的深度。
要求:三指动作协调,配合进针。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
用1-1.5寸毫针,练习四白穴。
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2)夹持进针法
用3寸毫针,练习秩边穴。
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
(3)舒张进针法
用1.5-2.5寸毫针,练习天枢穴。
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图2-14)。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
用1-1.5寸毫针,练习印堂穴。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二)针刺角度
1、直刺法:选取关元穴练习。将针体垂直刺入皮肤,针体与皮肤呈90°角。
2、斜刺法:选取至阳、肺俞等腧穴练习。将针体与皮肤呈45°左右,倾斜刺入皮下。
3、平刺法:选取百会、膻中等腧穴练习。针体与皮肤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
(三)针刺方向
选取至阳、肺俞和肾俞等腧穴进行针刺练习。进针时针尖对准的某一方向或部位。
(四)基本行针手法
选取中脘、天枢等腧穴练习提插和捻转手法。
捻转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要求: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出针困难。
提插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求: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
三、灸法操作练习
(一)临床常用的各种艾炷灸法的操作技术。
小炷可用左手拇、食指搓揉艾绒,右手将小镊子取麦粒大艾团即成。中、大炷则须将艾绒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