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国粉笔第一村的崛起之路新闻专题央视新闻直播刘垸村.doc

全国粉笔第一村的崛起之路新闻专题央视新闻直播刘垸村.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粉笔第一村的崛起之路新闻专题央视新闻直播刘垸村

央视新闻直播刘垸村全国粉笔第一村的崛起之路 “全国粉笔第一村”的崛起之路 ? ——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科学发展掠影 ? 作者:□ 特约记者丁艳红 通讯员陈国栋 程思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566    50年前,刘垸村人开始制作粉笔,他们挑着担子、拉着板车到周边地区兜售,一年能卖2000来箱。    50年后,刘垸村因粉笔而闻名世界。全村有粉笔生产专业户100多户,年销售量达120万箱,村民人均年收入达7000元,其中80%来源于粉笔产业。    刘垸村以审时度势、科学发展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全国粉笔第一村”的美誉。    海外市场进村庄    80年代末,刘垸村迎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经过一番考察和询问,他们订购了6万箱粉笔,这笔合同是经孝感外贸局介绍销往墨西哥和马来西亚的。可是面对这笔外贸订单,刘垸村人却喜忧参半。    那时刘垸村生产粉笔,农户是以家庭作坊为单位的,制成后到周边县市兜售,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建立了各自的销售渠道,并在各自为战、小打小闹中逐步发展。虽然做粉笔的户数较多,但都是单打独斗,规模不大。    要发展,就要创新思路,找准发展路子。    “粉笔是我们这里的传统产业,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为什么不把大家的力量集合起来呢?”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村两委一班人急忙组织全村生产户,大致分配了生产任务,并在有限时间内保质保量地交上了答卷。    此后,外贸订单络绎不绝。全村粉笔专业户由原来的30户逐渐增加到100余户。“我们采取的是一种‘公司+散户,大伙+集体’的经营管理方式,这样有大业务的时候就可以共同对付,遇上淡季则迅速分开。”刘垸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海林笑着说。    一笔外贸订单,不仅敲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更重要地的是组织凝聚了所有粉笔生产户,刘垸村成了“一村一品”的范本。    网络销售显神效    随着订单的增加,刘垸村的粉笔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粉笔生产户如雨后春笋迅速增多,有的成立公司,有的做贴牌,有的走南闯北建立销售网点和分厂。一时间,市场风起云涌、鱼龙混杂,冒牌伪劣、恶性竞争等事情时有发生。做贴牌的只能赚到加工费,有自己牌子的到处跑市场销售成本较大,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刘大锋的父亲是当时第一笔外贸订单中众多的生产者和受益者之一。看到父辈仍然只能被动接受政府派来的订单,难以进一步开拓销售渠道,2006年,他运用自己所学,在阿里巴巴商务网站建立了公司网页,不久就迎来了第一笔网络业务。    乘胜追击的刘大锋成立了湖北省应城市文华粉笔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商标,改进了工艺技术,增加了产品种类,针对客户需要开发了玩具类、教学粉笔类、射击运动类、医药填补环保类等多种粉笔。    “通过网络营销,我们降低了销售成本,扩大了对外宣传,拓宽了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将刘垸粉笔推向了全球!”村党支部书记刘祥生一脸自豪。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使刘垸粉笔名扬四海。如今,刘垸村有影响力的粉笔企业已有5家,年出口创汇500万元。    产业延伸增实力    随着办公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学校对粉笔的需求量逐渐降低,加上金融风暴影响,国内外订单也大幅下降。曾被人称为“夕阳产业”的粉笔业,难道真的已经日暮黄昏了吗?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刘垸人认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获得生存之地,只有跳出生产粉笔的小圈圈,直面危机,进行产业延伸,才能化危为机。于是,村民李白宽办起了膏粉厂,村民卢木盒办起了模具厂,村民刘贤林办起了包装厂…    刘垸村在积极引导粉笔生产专业户做好粉笔产业的同时,发展关联行业,在原有单一的粉笔加工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集生产、模具开发、印刷包装、运输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实现了全村的第一次产业延伸。    如今,粉笔及周边产业所创造的产值过亿元,同时也带动了村里经济发展,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民刘银顺告诉记者:“村里好多人都有了小车,买了房子,粉笔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从第一笔外贸订单到第一次网络销售,再到第一次产业延伸,刘垸村的粉笔产业经历了形成规模、打造品牌、发展转型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一个有着长远目标的产业集群,“神笔”正以其特有的魅力书写着一卷奇文。 孝感日报电子版::8080/epaper/uniflows/0202_63.htm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