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歷史知識是人類為求「自我瞭解」
;1.引 言;1:1 歷史圖象的建構 ;1:2;2.從目的性來看,歷史知識是人類為求「自我瞭解」與「自我定位」而進行「理性思維」所建構的知識系統;2:1 對於「自我瞭解」的渴求, 是人類一種普遍的衝動。;2:2 「理性思維活動」 ;2:3 人類透過建立歷史知識系統而追 求「自我瞭解」與「自我定位」;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 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 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 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 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 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史記》卷8〈高祖本紀第8〉;2)1936年毛澤東(1893-1976)在歷史中 的「自我定位」
毛澤東:《沁園春》(1936):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鵰。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3.從歷史知識活動的對象來看,歷史知識是人對於具體而變動的現象,加以推理而構成之知識系統 。;3:1 歷史知識不訴諸於抽象性,而從 具體性出發。;3:2 歷史學所研究的是具有變動性而 非靜止的事件或現象。 ;3:3 歷史知識活動是推理而不是演繹 的過程,是一種將資料蒐集起來 ,再加以統納分析的工夫。 ;4.從歷史知識活動主體來看,歷史知識是以人的思想為基礎所建構的知識系統 ;4:1 歷史敘述的是人類行為在時序中的變化(外在面),而人類行為的表現與變化有心裡的一面(內在面),其間蘊含著思想的過程。;1. 社會階層的變動
尚賢政治與寒素的躍昇,因為:
(1)政治結構的改變:封建氏族到郡縣
(2)經濟:莊園到工商
造成:社會價值觀的改變 → 任德
2. 戰爭的頻仍與新階級的興起
(1)戰爭頻仍
戰國468.5次 → 春秋1211.5次
因為戰國時代:
?列國兼併
?鐵製兵器
?戰爭方式的改變
所以戰國時代的戰爭更為激烈;(2)引起或加速新階級的形成:
?將領:
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吳王闔閭十三篇。
戰國:孫臏
秦昭王破趙長平,又進攻邯鄲
信陵君魏無忌,楚春申君救趙
魏王如姬晉鄙朱亥救趙,侯嬴自剄,信陵君留趙 十年
趙平原君
孫臏,齊人,齊將田忌下--上,上--中,中--下, 齊威王
龐涓,魏。
; 魏,趙攻韓,韓告急於齊,十萬 → 五萬 → 三萬
馬陵之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
?遊士:蘇秦、張儀
?社會價值觀的建立 → 任俠風氣的形成
《史記.遊俠列傳》:戰國四公子:孟嘗、春 申、平原、信陵,例:信陵君,魏昭王少子,隱 士侯嬴,大梁夷門魏安釐王廿年(257B.C.)。
b. 內在面: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日:『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6》;2)大唐帝國(A.D.618-907):
a. 外在面:
1. 唐代政治制度:
(1)中央政府:三省
? 唐代中央政府三省職權之分配
? 中央最高機構:政事堂
(2)地方政府:
2. 唐代考試制度:科舉
3. 唐代經濟制度:
(1)租庸調制:
(2)帳籍制度:
(3)兩稅制:
4. 唐代兵役制度:兵農合一制;b. 內在面:
1. 唐代文化精神(一):折衷精神(eclecticism)
(1)思想與宗教:中國佛教三宗
(2)制度:考試制度
2. 唐代文化精神(二):世界視野(cosmopolitanism)
(1)長安為世界文化首都
(2)宗教生活作為世界文化交流場域 ;4:2 歷史知識必須仰賴史家對過去發 生的事件重組、分析與批判後始 得建立。;5.結論;5:1 歷史知識有其方向性(directionality), 指向人的自我瞭解。 ;《史記?太史公自序》:
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