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骤然的幸运造成一个活动家或躁动者,但是经过磨练的幸运
骤然的幸运造成一个活动家或躁动者,但是经过磨练的幸运却造成了天才。——培根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学生版)
【学习目标】
1、理解关键字词,疏通文意,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2、把握情感,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背后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比较阅读同类“宴序”文章,理解本文与古人作的“宴序”情感、章法的不同之处,领悟李白飘逸潇洒、豪情纵情的诗意。
【学习重难点】
正确理解作者所流露出的“浮生若梦” “及时行乐”思想的积极意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写作背景: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前后,作者33 岁。这个时侯整个大唐王朝正处于国力鼎盛、太平盛世之中。此时作者“酒隐于安陆”,过着隐逸读书的生活。这里的桃园在今天的安陆兆山桃花岩。内容记叙李白与他的堂弟们,相聚在桃花园中,饮酒赋诗、畅谈天伦的情景。
2、文体常识
序:文体的一种,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书序、赠序、宴集序。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宽容序》、《呐喊自序》等。 赠序──是指亲友间,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时相赠的文章,如明宋濂《送东阳马
生序》、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表达一些人生之感,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
3、作者常识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风格豪放飘逸。
4、知识积累
⑴正音 从弟( ) 琼筵( ) 羽觞( ) 秉烛( ) 金谷酒数( ) ⑵通假字 序天伦之乐事
⑶古今异义 ①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 : 今义:
文章:古义: 今义:
②为欢几何 古义: 今义:
③群季俊秀 古义: 今义:
⑷词类活用 ① 古人秉烛夜游
②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③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⑸特殊句式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②阳春召我以烟景
③会桃花之芳园
5、分析下列语句中使用了什么典故(古代的故事,在文章中用现成的、众人皆知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叫做“用典”),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出处:
作用:
⑵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出处:
作用:
⑶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出处:
作用:
⑷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出处:
作用:
二、理解探究
1、概括文中交待的进行夜宴的原因有哪些?
2、文章写李白与兄弟们在桃花园中宴饮时,着重体现了一个“乐”字。试分析“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3、有人说这篇文章传达了一种人生如梦,应及时行乐的消极伤感的思想。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4、同样写春日的宴游,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亢明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清幽低沉,你认为形成两种不同风格的原因何在?(个人性格、经历、时代精神等角度)
三、推荐阅读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汉族,唐朝诗人,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静宁县),一说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一说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关),《野史》上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