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郑樵《通志》和马端临《文献通考》.pptVIP

第三章第三节郑樵《通志》和马端临《文献通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通志》和《文献通考》;一、郑樵撰《通志》及其“会通” 的史学思想;1、郑樵及其撰写《通志》:; 夹漈草堂; “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 “困穷之极,厨无烟火,而诵记不绝”。 因“家贫无文籍”,往往“闻人家有书,直造其门求读,不问其容否,读已则罢”。 ——《夹漈遗稿》 ; 郑樵与朱熹“四白” 故事 ;郑樵部分著作图片;2、《通志》的内容及其评价;对郑樵及《通志》的评价;3、《通志》在史书体裁撰写的发展 ; (1)把《表》提到相当高的地位 “《史记》一书,尽在十表,犹衣裳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通志·总序》 ; (2)从致用的角度,重视史志 “夫史者,国之大典也,而当职之人不知留意于宪章,徒相尚于言语,正犹当家之妇不事饔飧(yōngsūn),专鼓唇舌,纵然得胜,岂能肥家?此臣之所深耻也” ——《通志·总序》 ; (3)纪传篇目进行了重新的安排 ;4、郑樵的史学思想; “班固者,浮华之士也,全无学术,专事剽窃……自高祖至武帝,凡六世之前,尽窃迁书,不以为惭;自昭帝至平帝,凡六世,资于贾逵、刘歆,复不以为耻。况又有曹大家终篇,则固之自为书也几希” “固为彪之子,既不能保其身,又不能传其业,又不能教其子,为人如此,安在乎言为天下法!范晔、陈寿之徒继踵,率皆轻薄无行,以速罪辜,安在乎笔削而为信史也!” ——《通志·总序》 ;(2)崇尚实学 郑樵反对北宋以来理学家空谈义理,不务实学的风气。主张务实学。所谓“实学”,就是注意考证前人之说,不轻信盲从。同时注重从实践中求得真知。; “义理之学尚攻击,辞章之学务雕搜。耽义理者则以辞章之士为不达渊源,玩辞章者则以义理之士为无文彩。要之,辞章虽富,如朝霞晚照,徒焜(kūn)耀人耳目;义理虽深,如空谷寻声,靡所底止。二者殊途而同归,是皆从事于语言之末而非为实学也。” ——《通志·图谱略第一·原学》; “与田夫野老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皆欲究其情性”。 “已得鸟兽草木之真,然后传《诗》,已得诗人之兴,然后释《尔雅》”。 ——《通志·昆虫草木略序》;“秦时未尝废儒,而始皇所坑者,盖一时议论不合者耳。其所焚者,一时间事耳。后世不明经者,皆归之秦火,使学者不覩(dǔ同“睹”)全书,未免乎疑以传疑。……诗有六亡篇,乃六笙诗,本无辞。书有逸篇,仲尼之时已无矣。皆不因秦火。自汉已来,书籍至于今日,百不存一二,非秦人亡之也,学者自亡之耳。” ——《通志·校雠略·秦不绝儒学论》;(3)反对灾祥学说,将其批判为神秘主义的“欺天之学” ; “说《洪范》者,皆谓之箕子本《河图》、《洛书》以明五行之旨。刘向创释其《传》于前,诸史因之而为《志》于后,析天下灾祥之变,而推之于金、木、水、火、土之域,乃以时事之吉凶而曲为之配,此之谓欺天之学”。 ——《通志·灾祥略第一·灾祥序》; 天地之间,灾祥万种,人间祸福,冥不可知。奈何以一虫之妖,一气之戾,而一一质之,以为祸福之应,其愚甚矣! ——《通志·灾祥略序》 国不可以灾祥论兴衰,家不可以变怪论休咎 ——《通志·灾祥略序》; (4)反对任情褒贬的所谓“春秋笔法”。 主张准确记载事实,让事实说话,不需要史家进行褒贬美刺。;二、《通志·略》的史学价值 ; “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不比纪传,纪则以年包事,传则以事系人,儒学之士皆能为之。为有志难;其次莫如表。所以范晔、陈寿之徒能为纪传而不敢作表、志。……臣今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凡二十略,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其五略(礼、职官、选举、刑法、食货),汉、唐诸儒所得而闻;其十五略(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天文略、地理略、都邑略、谥略、器服略、乐略、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金石略、灾祥略、昆虫草木略),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也。……凡十五略,出臣胸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