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童穴位保健 3.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对0-36个月儿童中医药调养就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和发病机理,指导儿童监护人开展起居活动指导、饮食调养已及常见穴位的按揉,以达增强儿童身体健康的目的。儿童中医药调养服务由四部分组成:①预约儿童监护人,②儿童中医药调养指导,③传授穴位按揉方法,④记录并纳入健康档案。按照不同月龄实施,参照本规范开展相应的工作。 ;;;㈡起居调摄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 ⑶儿童秋季调摄要点 ①感冒的预防;②体瘦儿的调养;③肥胖儿的调养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 。 ;0-3岁儿童中医穴位保健;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少的地方。也叫穴、穴道。;穴位一:足三里;图示; 按揉足三里 ⑴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⑵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⑷现代研究:证明针灸足三里穴能提高小鼠运动能力。其机理可能与纠正运动小鼠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紊乱有关;亦有研究证明与纠正运动小鼠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 ;穴位二:迎香穴; 按揉迎香穴 ⑴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⑵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⑷现代研究: 透刺迎香穴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服鼻炎康的对照组;低频电脉冲刺激迎香穴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确切;迎香穴位按摩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肠功能恢复;术后早期指压迎香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恢复胃肠道排气。 ;穴位三:四神冲穴; 按揉四神聪穴 ⑴四神聪穴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⑵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 ;1.摩腹 ⑴位置:腹部。 ⑵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⑶ 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4)操作注意事项:顺时针摩腹为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便秘、腹胀、厌食等;逆时针摩腹为补法,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泻、寒湿泻。 日常保健时,顺时针与逆时针摩的次数或时间相等即可。 ; 自身放松,全掌着力,意念置于掌心,以肚脐为中心,,缓缓摩动腹部,手法以轻柔,不要带动皮下组织,以腹膜后腹部有温热感,并层层向内透热为佳,腹部是气血生化之源,通过健脾助运达到补元气的功效,有益于全身,对腹胀、消化不良、减肥、失眠、疲劳等有一定效果。 日常保健多取顺时针,平时大便较稀溏者采用逆时针摩法。便秘者,多用顺时针摩法。如消化不良、腹胀适于着重上腹部,腹泻着重于脐周, 便秘、小便不利着重下腹部。 建议饭后一小时或睡前,起床前隔着单一操作。; 2.捏脊 ⑴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这个部位是中医称之为督脉的走行主干,督脉有“阳脉之海”、“总督诸阳”之称,与体内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而中医儿科的捏脊疗法就是促使督脉兴奋,督脉开了,脏腑功能就被激活了,脾运胃纳调整过来了,厌食症自然好转或治愈。 ⑵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⑶ 操作方法: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 ;   宝宝俯卧,后背完全暴露(要注意保暖),操作者位于患儿一侧,双手呈半握拳状,掌心向下,拳眼相对,以两拇指指面前1/3处着力,顶住患儿脊背部皮肤,用食指、中指指面向前按,用拇、食、中三指提捏皮肉;或从下(长强穴两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