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

2016年高考语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列出了高中生应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积累一词多义。; 如何积累文言实词 第一步:阅读文言课文和课外文段时注意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充分利用早读把学过的课文,口头直译一遍。 第二步: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 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基本的意义,我们称它为这个词的本义; 这个词的其它义项都是由这个本义引申而来的,叫引申义; 有时一个词还有些义项与本义毫不相干,只是由于同音的缘故,被借作他用而产生,我们称这种义项为假借义。 用打比方的方式形成的义项则叫做比喻义。; 1、“畔”,其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2、 “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是用其本义;“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这里是用“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3、“引”,会意字,本义是拉开弓。 ①拉开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即用其本义。 ②拉:“左右或引相如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拉长:“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梅尧臣《宣州环波亭》) ④抽、拔出:“马蹶,坠地,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⑤拿:“(东郭先生)引绳而束缚之。” (《中山狼传》) ⑥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史记·田单列传》 ⑦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 (《北史·周武帝纪》) ⑧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⑨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⑩退却:“操军不利,引次江北”。;一词多义练习;信: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 B、烟涛微茫信难求。 ( ) C、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妻 ( ) D、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 E???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 ) F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 G、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 ) H、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谢: A、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 言!” ( ) B、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 D、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 ) E、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 F、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 ) ;除: 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 ) 《苏武传》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 《荆轲刺秦王》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 祠之址以葬之 ( ) D、除吾死外,当无见期 ( ) 《祭妹文》 E、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 ;顾: A、荆柯顾笑武阳。 ( ) 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 ) C、将军宜枉驾顾之 ( ) D、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 ) E、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 F、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 仪?” ( ) G、吾念此,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 ) H、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疾: A、时曹军众已有疾疫 。( ) B、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 ) C、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 ) D、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 ) E、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 F、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