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辅导动物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竞赛辅导动物3

PAGE  PAGE 8 第九章 节肢动物门 9.1主要特征 异律分节。 表皮构建具很强保护和支持功能的外骨骼。上表皮薄,主要含脂蛋白,不含几丁质(N-乙酰-β-D-葡糖胺的同聚物,结构极其类似纤维素,不溶于水、碱、弱酸、乙醇);外表皮和内表皮主要成分为几丁质和蛋白质的合成物,有些甲壳类在此沉积钙盐。有定期的蜕皮现象。 附肢分节。 肌肉为横纹肌,伸缩更迅速有力。肌肉束多成对排列,起相互拮抗作用。 中胚层内裂形成次生体腔,和初生体腔混合为混合体腔。混合体腔充满血液,又称血腔。循环系统为开管式(血液经心脏、动脉流入血腔或血窦,浸润各组织器官,再由心孔回心。血压较低,当附肢折断时,不致大量失血。) 水生以鳃或书鳃呼吸,陆生以书肺或气管呼吸。 水生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为基节腺、触角腺、下颚腺,陆生为马氏管。 神经系统基本上同环节动物,但脑更发达,神经节有愈合趋势。感官复杂。 9.2主要分类 三叶虫亚门:2亿年前灭绝。身体被两条纵沟分为三叶。如三叶虫(化石) 甲壳亚门:头胸部具背甲,身体前部有两对触角。一对上颚和两对下颚。腹部分节。附肢双肢式。如对虾。 螯肢亚门: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通常不分节。6对附肢,第一对为螯肢,第二对为须肢,余为步足。无触角和大颚。如蜘蛛。 多足亚门(气管亚门):陆生。头部明显,有一对触角。口器2到3对。躯干部由若干同形的体节组成。每节通常一对单肢式附肢。以气管呼吸。如蜈蚣。 六足亚门:陆生。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一对触角,3对口器。胸部有3对足。通常有两对翅。腹部除生殖肢以外,一般无足。以气管或体表呼吸。如各种昆虫。 9.3昆虫纲 缨尾目:体扁,被鳞片。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无翅。尾端有一对尾须和中尾丝。无变态发育。爬行迅速。如栉衣鱼。 蜻蜓目:体细长。触角刚毛状。咀嚼式口器。两对相似的膜质翅。半变态。 等翅目:通称白蚁。体柔软。触角念珠状。咀嚼式口器。通常无翅,有翅时(生殖蚁)两对膜质翅。社会性昆虫。渐变态。 直翅目: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呈扇状。后足为跳跃足。渐变态。如东亚飞蝗。 同翅目:触角刚毛状。刺吸式口器。有翅或无翅。如蝉、蚜虫。 半翅目:通称为蝽。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从头的前端伸出。常有臭腺。如稻缘蝽、温带臭虫。 虱目:身体扁平。触角粗短,3到5节。刺吸式或咀嚼式口器。取食温血动物的血,或羽毛,毛和皮屑。无翅。足适于攀援。无尾须。渐变态。 鞘翅目:通称甲虫。触角多样。咀嚼式口器。前翅角质化,在背中线处相遇。后翅膜质。无尾须。完全变态。如金星步甲、棕色金龟子。 双翅目:通称蚊、虻和蝇。触角丝状。刺吸式或舐吸式口器。前翅膜质,后翅退化为平衡棒。无尾须。完全变态。如按蚊(传播疟疾)、家蝇。 鳞翅目:通称蝶或蛾。触角棒状、丝状或双栉状。虹吸式口器。两对膜质翅,身体和翅面覆盖鳞片。无尾须。完全变态。如菜粉蝶、棉铃虫、家蚕。 膜翅目:通称蜂或蚁。触角丝状或膝状。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两对膜质翅,前大后小,或无翅。许多种类有“细腰”。雌性常有锯状、针状产卵器或螯刺。无尾须。完全变态。如蜜蜂、金小蜂、红火蚁。 附:重要名词解释 口器:主要分为咀嚼型和吸食型两大类。咀嚼型是最原始的形式,适于取食固体食物。如东亚飞蝗。吸食型口器大体上又分3类: = 1 \* GB3 ①虹吸式,吸食物体表面的汁液。如蝶、蛾类;舐吸式,下唇发达,端部膨大为唇瓣,由唇瓣上的细沟吸食唾液分解后的液体食物,如家蝇。 = 2 \* GB3 ②刺吸式口器,上颚和下颚特化成细长的口针,口针末端常有倒刺,能刺入动植物组织内吸食液体,如蝉、蚊。 = 3 \* GB3 ③嚼吸式口器,上颚发达,可咀嚼固体食物,下颚和下唇变长,可吸食。如蜜蜂。 足:蝗虫前,中足为步行足,后足为跳跃足。螳螂前足腿节具凹槽,胫节有刺,两者弯折时似折刀,为捕捉足。蝼蛄前足粗短,胫节宽大有坚硬的齿,为开掘足。虱的足胫节、跗节与爪合抱,适于握持毛发,为攀援足。蜜蜂的后足胫节、跗节多毛,适于携带花粉,为携粉足。水生昆虫足扁平,具长毛,适于划水,为游泳足。 翅:通常呈膜状,透明而薄,称膜翅。蝗虫的前翅略厚似革,半透明,称复翅。甲虫的前翅更厚,不见翅脉,称鞘翅。蝽类的前翅基半部略厚似革,端半部膜质透明,称半鞘翅。蝶蛾类的翅附有鳞片,称鳞翅。 马氏管: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来源于外胚层。从血液中收集离子、尿酸、水和有毒物质进入管道形成原尿,进入后肠时有用的东西会重吸收,不溶于水的尿酸随粪便排出。 单眼:只能感光,不能成像。 复眼:可成一幅“镶嵌”的影像。视力较差,但对运动物体敏感。蜜蜂、蚂蚁可利用偏振光导航。 变态发育:昆虫的胚后发育要经历躯体的增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