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开设国学讲坛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
[标签:标题]
2016
PAGE10 / NUMPAGES10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对开设国学讲坛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
[提要] 当下中国,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均受到严峻挑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重建自然生态文明的同时花大力气重建文化生态文明。重建文化生态文明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而中国的广大地区是农村,在广大农村通过开设国学讲坛,倡导全民诵读国学经典,建设国学书香型美丽乡村,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个有效突破口。
中国论文网 /2/view-7359842.htm
关键词:文化生态;全面阅读;传统儒学;道德教化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3日
本课题通过对长泰县陈巷镇后坊村和沙县夏茂镇俞邦村的调研与反思,得出结论:目前,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特别是在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它们共同的不足之处都是缺乏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在美丽乡村开设国学讲坛,倡导全民阅读国学经典,建设国学书香型社会,对乡村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长泰县后坊村位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的中心腹地,距县城20公里,距旅游区15公里,南邻厦门东孚,东与陈巷祖地村、西与旺亭村、北与山重村相连,方圆19.25平方公里。全村586户,总人口2,256人,劳力1,206个。后坊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林的小山村,村里有一棵千年老樟树,还有一片桃林,俗称“桃花岛”,拥有耕地面积2,608亩,其中水田1,868亩、旱地740亩。后坊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加大对环境整治的投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村村民有了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按照“创新创业,科学发展,诚信守法,和谐平安”的总体要求,大力扶持村民的创新创业,经济工作稳步向前,旅游事业长足发展。但村里的强劳力大都外出,原有的村小学已经并到陈巷镇,没有一个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平台。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相对落后。后坊村与龙人古琴相邻,这是后坊村文化生态建设的有利条件。
沙县夏茂镇俞邦村位于夏茂镇北部,沙将公路沿线,距集镇约2公里,辖俞邦主村、木窠、枧头、瓦窑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66户961人,外出经营沙县小吃达400余人,占地面积3,409亩,其中,耕地面积837亩,林地面积2,572亩,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庄。俞邦村的特色有:“四园”即葡萄采摘园、特色水果采摘园、油菜种植园、森林公园。目前,开发建设占地80余亩的森林公园,已建成登山步道,确定樟树、桂花树等为挂牌树木并完成挂牌。“三馆”即尚书文化展示馆、小吃文化展示馆、切烟丝馆。目前已完成尚书文化展示馆祖训、诰命书等材料上墙,正收集尚书轶事和文学典籍,展示俞家祖谱和祖训。“二店”即夏茂冬酒坊和“食在牛”夏茂小吃店。“夏茂冬酒坊”展示了精选优质糯米、无污染纯净山泉、百曹曲等正宗冬酒制作工艺。“食在牛”夏茂小吃店主要供应夏茂特色菜牛系列等菜系。和长泰县后坊村相比,沙县俞邦村文化建设已经小有规模,但是村里的强劳力也大都外出做小吃,原有的村小学已经并到夏茂镇,也没有一个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平台,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相对落后。
目前,长泰县陈巷镇后坊村和沙县夏茂镇俞邦村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两个村都是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生态文明旅游村,但是都缺少中华优秀文化的元素,不具有文化传承与道德教化的功能;二是村民个体或家庭经济都发展得不错,但村财政相对困难,靠集体的力量无力践行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需要发动群众,动员乡村社会的力量像普法一样普及国学。
近代以来,由于儒家教化体系破坏殆尽,更由于所有读书人都一去不回头,导致乡村文化的荒漠化,并进一步导致了乡村的价值真空和底线失守,数千年来自治的、礼让的、温情的乡土不见了,那个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源头活水渐趋干涸。传统儒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教化体系而变为幽魂。现代儒家要返本开新,走出游魂化的困境,必须从它的发源地再出发,为乡村文明的重建和儒学的灵根再植闯出一条新路。这是我们在美丽乡村开设国学讲坛,倡导全民阅读国学经典,建设国学书香型社会的目的。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儒家的孝道和五伦教育,重建乡村的伦理秩序和文化生态。我们将这一理念变成定期化的课程,以蒋庆选编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为教材,以课程为基础建立一套儒家教化体系,通过教化活动将理念变成农民的生活方式,在重建自然生态文明的同时重建文化生态文明。
长泰后坊村和沙县俞邦村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型社会方案的主要思路:
注重国学的概念及国学普及在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