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遥感数字图像的表示和统计描述资料.ppt

第3章遥感数字图像的表示和统计描述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遥感数字图像的表示和统计描述资料

遥感图像的特征;空间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不同波谱分辨率的传感器对同一地物探测效果有很大区别。成像光谱仪在可见光至红外波段范围内,被分割成几百个窄波段,具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从其近乎连续的光谱曲线上,可以分辨出不同物体光谱特征的微小差异,有利于识别更多的目标,甚至有些矿物成分也可被分辨。 传感器的波段选择必须考虑目标的光谱特征值,才能取得好效果。 ;不同波谱分辨率对水铝矿反射光谱的获取;是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每一像元的辐射量化级。 某个波段遥感图像的总信息量Im由空间分辨率(以像元数n表示)与辐射分辨率(以灰度量化级D表示)有关,以bit为单位,可表达为 Im= n·log2D 在多波段遥感中,遥感图像总信息量还取决于波段数k。k个波段的遥感图像的总信息量为 A:图像对应的地面面积;P: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来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遥感的时间分辨率范围较大。以卫星遥感来说,静止气象卫星(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的时间分辨率为 1次/0.5小时;太阳同步气象卫星的时间分辨率 2次/天;Landsat为1次/16天;中巴(西)合作的CBERS为1次/26天等。还有更长周期甚至不定周期的。 时间分辨率对动态监测尤为重要,天气预报、灾害监测等需要短周期的时间分辨率,故常以“小时”为单位。植物、作物的长势监测、估产等需要用“旬”或“日”为单位。而城市扩展、河道变迁、土地利用变化等多以“年”为单位。总之可根据不同的遥感目的,采用不同时间分辨率。 ; 由于传感器上探测元件的灵敏度直接影响有效量化的级数,因此,不同传感器提供的有效量化的级数是不同的。;遥感数字图像的级别和数据格式;元数据:关于图像数据特征的表述,关于数据的数据,如图像获取的日期、时间、投影参数、几何校正精度、图像分辨率、辐射校正参数等 多波段数字图像存储与分发的常用数据格式: (1)BSQ数据格式(Band sequential); (2)BIP数据格式(Band interleaved by pixel); (3)BIL数据格式(Band interleaved by line); 辅助数据:数字图像尺寸等各种参数; BSQ(Band sequential)数据格式:按波段顺序依次排列,1个文件,文件内划分1-K段,第n段数据为第n波段的图像数据[M行][N列]。;BIP数据格式(Band interleaved by pixel),1个文件,[M行][N列]格式,每个单元顺序记录K个波段的相应数据。;BIL数据格式(Band interleaved by line), 1个文件,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第1波段的第1行、第2波段的第1行、…、第K波段的第1行;第1波段的第2行、第2波段的第2行、…、第K波段的第2行;……;;3.1 遥感图像模型;;3.3 单波段图像的统计特征 3.3.1、基本统计特征 3.3.2、直方图 定义 ;stem([0:15],yb,--);;;;;;直方图的统计参数 令z为代表灰度级的随机变量,H(zi)为对应的直方图,取值区间为[0,1],可定义关于z的均值的第n阶矩为: ;3.4多波段图像的统计特征;1、协方差;协方差矩阵;2、相关系数;相关矩阵R;3.5窗口、邻域和卷积;卷积 ;3.6 纹理;;描述方法: 灰度共生矩阵:当图像中像素(i,j)处灰度为Ik的同时沿任意方向与(i,j)相距位移d的像素(i’,j’)处灰度为Ie的概率。;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