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2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砍砸器;刮削器;旧石器时代,火的使用是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距今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已能熟练用火,并能有效保存从自然界取来的火。;钻木取火;;;石刀;;彩陶觚(gū) 泥条盘筑法;陶盆;原始观念文化;1、自然崇拜;红山文化:高腹丰臀陶塑女神——2、生殖崇拜;原始艺术;;;陶塑;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象牙梳,1959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国家博物馆供图) ;原始社会组织(制度文化层) 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殷人观念中的神:“帝”或“上帝”(商王双重地位、祭祀仪式中牲畜多达四五百头) 祖先(第二位) ;周人的文化维新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周人入住中原,具有决定文化模式转换的重要意义。 周人的“维新”,首先表现为宗法制度(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建立。 ;周人制礼作乐(礼乐颂歌 2 3 4 5 6 7 8) (确立礼制: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乐:与礼制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 “礼”的形式:礼节、仪式 “礼”的内容: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宗旨:别贵贱,序尊卑。;周人所创立的“礼”,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发展,以强劲的力量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是非善恶观念。 (礼的强劲—元春省亲) ;1、甲骨文:路-眼睛-直线:走路时要目不斜视、直视,行动要正。 2、金文:目正、心正。3、小篆:直心。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理性光辉 ;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诸子百家兴起的文化目的:救时之弊 ;秦汉:一统帝国(长城内外)与文化一统;秦长城;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阿房宫;;古时昆明 池︵汉武帝︶水域面积超过北京颐和园的五倍;北京颐和园;颐和园昆明湖;司马迁;;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百科全书式;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书同文:李斯等创制的秦篆 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一车可通全国,修路(驰道、直道),加强中央与各地的联系,畅通商业交易和文化交流。;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空首布;平??布币;尖足平首布币;平首方足币;斩布;小方足币;三孔布;圆足布;齐刀;明刀:因刀面上有一“明”字得名 ;圆首刀 ;东周环钱 ;战国环钱;蚁鼻钱 ;蚁鼻钱;郢爰;秦统一后的圆形方孔钱;四、行同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除秦国以外的列国史书,都应焚毁;除博士官外,私藏百家之书、私议百家学说者,都应该受到惩罚。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性的、与政治无关的书可以保存。想学习法律的人,只能以吏为师,在实践中掌握。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 。 ;以吏为师即整个社会除文吏外,没有具备文字能力的人要学习文字,只能向政府官员学习。政府官吏承担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职责。(学习的内容是朝廷的法令。人们学习知识的内容只限于朝廷的法令,即秦律。人们看到的文字也只能是朝廷的法令,法令要求你作什么你就作什么,不能有丝毫违背。 是秦代施行愚民政策,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 ) ;焚书坑儒漫画;;焚书坑儒,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开了历史上君主思想专制的恶例。;五、地同域;西汉建立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找到了与地主制经济、宗法-专制君主政体比较吻合的文化形态。 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于是天下学士多风从,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经学。 ;《春秋公羊传》;神学目的论学说,把人世间的一切包括封建王权的统治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安排,将天上神权与地上王权沟通起来,为“王权神授”制造了理论根据。同时,又以阴阳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和社会人事神秘化,理论化,作出各种牵强比附,建立“天人感应”论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神学体系。 ;如仲舒创造的“人副天数”说,将人身的骨节、五脏、四肢等等,比附为一年的日数、月数,以至五行、四时之数,人身五脏与五行符、外有四肢与四时符,从而得出“为人者,天也”的理论,认为人类自身的一切都由天所给予。用天有阴阳来比附人性,谓“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意即天道兼备着阴阳两种作用,人身也兼备着贪仁两种本性等等。 ;概括而言,仲舒的神学体系包括“三纲”、“五常”、“三统”、“三正”、“性三品”诸说。在《基义》篇里,谓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之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综合前论,即是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 ;把“仁、义、礼、智、信”五种封建道德伦理规范,与金、木、水、火、土之五行相比附,则为“五常”。 ;“性三品”,即是圣人生来性善,小人生来性恶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