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十大不文明现象
“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排名
1.便后不冲厕所 (2495)
2.无视他人隐私,偷窃他人财产 (2249)
3.随地吐痰、乱丢垃圾 (2182)
4.图书馆、食堂长时间占座不到 (2061)
5.在会场、图书馆或安静场所大声喧哗、打电话 (2031)
6.在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分亲密 (1963)
7.在宿舍区打闹、吸烟、酗酒、赌博,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 (1936)
8.在教学区内吸烟 (1612)
9.讲粗话脏话,无礼谩骂,乱起绰号 (1607)
10.自习室、图书馆内手机未调成振动或关机 (1533)
大学必须学会便后冲水,听着似乎很好笑。但是资深外交官、外交学院吴建民教授曾说: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倒的,“给小学生讲大道理,给大学生讲小道理。给小学生讲为共产主义奋斗,跟大学生讲不要乱扔垃圾、保护环境、要有公共道德。这些道理从小就应当讲啊!”这些道理在幼儿园就应该讲。有位美国牧师写过一本有趣的书,《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都是在幼儿园学的》(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 这本小册子在《纽约时报》排行榜上待了两年多。作者列举了一些在幼儿园就应该学会的规矩:
(1) Share everything.(2) Play fair.(3) Dont hit people.(4) Put things back where you found them.(5) Clean up your own mess.(6) Dont take things that arent yours.(7) Say you are sorry when you hurt somebody.(8) Wash your hands before you eat.(9) Flush.
你看,(9)便后冲水 Flush——在这位牧师看来,是人生真正需要知道的几条最重要规矩之一。
问题是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受了十几年颠倒教育。如今升学竞争激烈,孩子在马桶上多坐一会儿,老妈就叫了:你快把高考提纲再复习一遍,别的不用管,马桶我 来清理。等到进了大学,这些孩子就要让新来的外国留学生在混住楼房的厕所里悲愤地贴纸条:“中国同学,请你们便后冲水!”
有位香港朋友去北大参观,在学生宿舍上厕所时,见到马桶里堆得满满的。这家伙好事,还试了试水箱扳手,证实水箱没坏,里面有水。
对这样的大学生,咱们只能从幼儿园教起。
放眼我们的校园,便后不冲水的习惯是多么的恶劣。现在上午1、2节课的时候,臭气熏天。难以忍受。做为大学生,素质还高人一等,但是连小朋友都知道的事,为什么大学生都不懂勒。
便后冲水,其实与那位美国牧师讲的另外两条有联系:(4)Put things back where you found them;(5)Clean up your own mess。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道德黄金律…便后冲水,就是让你建立这一最基本的“不欲”。从这里出发,你就比较容易养成完事后尽量恢复原状、少为他人制造麻烦的好习惯。
大学必须学会便后冲水,这是今后踏上社会能否行为文明的一个起点。便后冲水,如果家里没教好,接着幼儿园没教好,接着小学又没教好,然后中学还是没教好,那就一定要在大学里自觉补上这关键一课。
社会公德和文明程度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反映和标志。良好的公德意识,文明的行为方式,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而且对维护公共秩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源泉,是倡树文明新风的大平台,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理应作文明修身、维护公德的模范。但事实告诉我们,大学校园仍然存在种种不文明现象,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口香糖)、入厕的不文明习惯、课堂上的手机铃声、在公共场所的男女亲昵行为、在课桌上乱写乱画、食堂买饭不排队等。很多大学生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然而,小事多了,聚沙成塔,难免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气质和品德修养,进而败坏学校风气,污染学校环境,最终影响到个人的道德水准和人格的完善。《大学生》杂志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武汉某铁路客运售票处,数十名举着小册子的人空前紧密地在售票窗口前挤作一团,每从最前沿挤出一人,这个被严重挤压变形的“人团”就重新分化组合一番,呼喝之声不绝于耳。那一张张涨红的脸、扭曲的脸显示着他们正忙于一件特别重大的事,而全然不顾身后一支由男女老少普通百姓排成的队伍。“是大学生的站出来!”队伍中突然传出一声愤怒的吼声。“团”中的人惊异地回头望去,却见一位六十开外的老人对他们怒目而视。发现不是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这怪状的“人团”又毛毛虫似地蠕动起来。老人愤然离去。没人知道他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