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入:
什么是品德?;;
一、品德与道德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
1、品德的含义
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2、道德的含义
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人们为了维护所在群体或个人的利益规定的大家都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3、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联系
区别;(1)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个人品德离不开社会道德
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影响下形成和发展
个人品德既受社会道德影响,也对社会道德有反作用;(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是社会现象
品德是道德的部分反映
品德形成及发展既受社会规律支配,也受个人制约; 道德服从整个社会发展规律
品德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道德是哲学、社会学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1、构成品德的心理成分及相互关系;道德认识
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
伴随道德认识产生的内心体验,对事件或行为的情感体验
道德意志
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自觉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
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的对他人及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连线练习;2、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2、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
一、品德形成的理论
二、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三、良好品德的培养
;;(1)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理论;基本观点:儿童道德发展与其认知发展阶段相平行
研究方法:对偶故事法
根据研究对象,设计编拟包含道
德价值内容但在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
上相反的对偶故事,组成不同结构形
式,要求儿童辨认是非对错及理由,
以此评断其道德观念
;对偶故事一
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里,家里人加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十五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到了托盘,结果15只杯子都撞碎了
B.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 外出了,他想从碗柜里拿出一些果酱,但是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他试图取果酱时,碰到了一只杯子,结果杯子掉下来打碎了
提问:
1、这些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两个孩子哪个更坏些,为什么?
;对偶故事二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于是他拿着父亲的钢笔玩。后来,他把桌布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的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帮爸爸把墨水瓶灌满,这样他父亲回来时就能用了。但在打开即将空了的墨水瓶时,奥古斯塔斯把桌布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
提问:
1、这些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两个孩子哪个更坏些,为什么?
;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由他律向自律;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游戏规则及成人要求没有约束力
单纯的个人规则的阶段
个体独立活动的任意行为
没有建立行为准则;权威阶段(6-8岁)
完全服从权威阶段,
规则是不能更改的,必 须绝对服从
以服从、平等和公道为特征,但并不理解公正
公正判断以服从成人为特征;可逆阶段(8-10岁)
准则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以保障共同利益
规则可以改变
在规则面前同伴关系是“可逆关系”
以是否公平评判行为好坏;公正阶段(11-12岁)
承认真正平等,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恰当处理
从关心同情出发作为道德判断;评论;(2)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
弟弟的难题
弟弟得知哥哥向爸爸撒谎了,他应该将真相告诉爸爸吗?
海因茨偷药
丈夫因为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偷盗,他应该这么做吗?
布朗与海因茨
邻居警官是目击者,他应该告发海因茨吗?
……10个两难故事
要求被试回答:应该与否?为什么?
不关注道德判断本身,而关注背后的原因解释;基本观点;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起作用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契约起作用
第六阶段:“我奉行内心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 ?
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以海因玆故事为例;赞成海因茨偷药的理由
如果他拿不到药,他的妻子会责备他(招致惩罚的行为是不好的行为)
如果他的妻子死了,他会很伤心(他需要妻子的陪伴才会感到快乐)
他是为了得到妻子需要的东西才这么做,他不是一个自私的人(给别人带来愉快的行为是好的行为,好孩子取向)
他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他要为妻子的死负责任(尽义务、重责任的行为是好的行为)
法律在一个人由于服从它而可能失去生命的情境中是不太合理的(法律可能是不正确的)
他眼看着妻子死去,就不能实现内心的某些准则,比如“生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pdf VIP
- 党规党纪知识竞试题(案例分析题).doc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docx VIP
- 世界典型矿床发现史和启示.ppt VIP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专项练习《应用题》 (含答案).docx VIP
- 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报告-微风企.pdf VIP
- D-Z-T 0279.12-2016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12部分:铂、钯和金量测定 火试金富集——发射光谱法(正式版).docx VIP
- 【GB_T50511-2022】 煤矿井巷工程施工标准.docx VIP
- 四年级【语文(统编版)】《推荐一个好地方》(第一课时.pptx VIP
- 2023年HCA-Security综合安防考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