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河南财院院长入狱18月出5部书 被称徐老师
原河南财院院长入狱18月出5部书 被称徐老师
他曾经创造了两个“河南之最”: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最年轻的会计学教授。然而,2007年10月,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逆转,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从年轻有为的厅级干部到“阶下囚”,人生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他开始在监狱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重新思考人生,笔耕不止,入狱18个月时间,出版了5本书,累计撰写书稿、论文和随笔突破100万字。
从刚入狱时的颓废,到现在坦然面对媒体,他直言,狱中勤奋写作,给了他生命的支点,证明他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通过媒体反思自己,希望能给各界人士一个警示,如何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如何抵挡金钱的诱惑……
4月20日中午,许昌市河南省第三监狱。前一天的雨水冲刷后,花园般的监区内,空气清新,整个监区特别安静。
位于监区教学楼二楼的心理咨询与矫正室,编号为092030的服刑人员脸庞白皙???眼镜片下透露出一股精神劲,他正在电脑前整理自己的一部书稿。
“书已写好8章,这是入狱后写的第6本书了,准备出去后出版……”言语中流露出的,是他对自由的憧憬。
他就是徐兴恩,入狱前曾任河南财经学院院长、党委书记。2007年10月,他因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年。
狱中的劳动岗位他很满意
每天早上6点,徐兴恩跟其他服刑人员一样,准时起床。匆匆整理内务、洗漱,这个阶段特别紧张,只有半个小时。之后是监狱的集体早饭时间,不同的是,监狱用餐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在食堂列队进行,而是由专人将食物送至各个监室。
与其他服刑人员不同,徐兴恩不需要在匆匆吃完早饭之后,在狱警的带领下前往位于监舍生活区外的生产监区,而是被带到监狱的教学楼。“我所在的教育监区,要求在上午8点准时到达自己的劳动岗位。”
徐兴恩所说的“劳动岗位”,实际上是监狱教学楼二楼的心理咨询与矫正室,他的任务是协助警察做好服刑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此外还兼任监狱内部刊物《星海导航》编辑。
“现在的生活是‘两点一线’。”徐兴恩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规律,并且能积极参与监狱安排的各项活动。他十分满足于现有的“劳动岗位”,因为他能静下心来读书看报,用自己的所长写书创作,还可以通过和狱友们聊天、做心理咨询,帮助狱友们解开心中的疙瘩,同时把自己的知识通过监狱举办的讲座,与狱友们分享。
日前,省三监狱正在开展“周末大讲堂”活动,主要目的是指导服刑人员处理好各种人际、家庭关系,安心接受教育改造,争取减刑早日获得自由。监狱领导让徐兴恩“打头炮”,走上讲台演讲。
“九监区郭监区长开玩笑似的跟我说:‘徐教授,准备好了吗?’这话让我感慨万千。”说到当时的情景,徐兴恩的脸上充满笑意,“我觉得一种久违的感觉又浮上心头,恍若隔世,模模糊糊的,说也说不清楚。没想到,在这样一个特殊场合里听到了这样的一句话。这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
当天的讲座很成功,徐兴恩博得了服刑人员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
服刑人员都称他“徐老师”
据了解,在监狱里的服刑人员,按照规定,相互之间都是直呼姓名,而记者发现,说起徐兴恩,同监区的服刑人员都称呼他“徐老师”。
“同样都是服刑人员,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人格差别,有差别的是我掌握的知识多一些,能为狱友们提供一些帮助。”徐兴恩说,监区中有不少狱友文化程度较低,连家书都不会写,一般都让他这位“老师”代写,而他有求必应。
一些服刑人员入狱后,因为家人很少来探视,情绪低落,还有一些服刑人员入狱后,妻子提出离婚,便开始“破罐子破摔”,徐兴恩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协助管理人员对狱友做心理干预和咨询。有时候,个别狱友得知亲属患有重病,也都会向他打听情况,听听他的意见,再决定到哪家医院治疗。
徐兴恩所在的监区是省三监狱九监区,走进他居住的监舍,床铺、地面、卫生间干净整洁。徐兴恩说,他从不抽烟,但能喝点酒,只是监狱不允许喝酒,也戒掉了,现在每天泡上一杯清茶,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喝茶在监狱里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监狱内部的超市就有卖。”徐兴恩说,喝茶是自己的习惯,他更爱读书、写作,这些内容占用了他在狱中的大部分时间。
“很多朋友知道我这个爱好,朋友们来看我时,送的最多的就是书。也有的是我列出书单后,家人或者监狱警察代为购买的。”言语间,徐兴恩对此充满了感恩。
“这种感恩表现在徐兴恩的行动上,他将自己的数百册图书都放在监区内的公共阅览室,供大家阅览。”九监区一位警察说,目前在监区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有一些服刑人员主动报考自学考试。
“学识渊博,为人随和,健谈,而且逻辑性很强,记忆力特别好。”这几乎是省三监狱所有与徐兴恩有过接触的警察对他的共同印象。
长期直接管辖徐兴恩的该监狱九监区郭监区长说:“徐兴恩在监狱内生活朴实,对自己的仪表很注意,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此外,对于物质上的东西,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写作让他找到了“支点”
从徐兴恩“出事”前的履历上,我们看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