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资料.ppt

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单元知识体系构建 ;1、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 A 农耕 B 水利 C 纺织 D 畜牧业 2、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是 A 农业经济的发展 B 统治者的正确决策 C 生产工具的革新 D 社会矛盾的缓和 3、汉代农业发展的成就不包括 A 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 耧车和代田法 C 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D “耦犁”出现 ;6、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① 图 1 反映的是牛耕最早出现在西汉时 ② 图 2 反映唐朝时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③ 图 1 和图 2 都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 ④ 两幅图都反映出中国古代已经懂得使用畜力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农业生产工具与耕作方式的发展概况;例3: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 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 是(  ) ; (2012·广东高考)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 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3、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易混考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叶显恩《明清徽朔农村社会与佃仆制》;自然经济: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对立。自然经济在原始社会就产生,该种经济形态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农经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小规模的个体农民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即成为市场经济。 庄园经济: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经济模式,我国东汉时也曾盛行。地主广占田地,建立大庄园,数千农民工作其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基本自理,市场不发达。收获物大部分供自己消费,少量拿出去卖。;(2012·广东模拟)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 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 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 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2012·无锡一模)有学者指出,古代小农的供给行为具有双重性, 即在满足自我家庭消费的同时,又积极向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和 主动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活动。对上述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 A.古代小农生产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 B.市场需求是影响古代小农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C.古代小农具有强烈的商品生产意识 D.古代小农主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生活必需品 解析:选A 材料认为小农经济的特点主要是自给自足,同时,小 农经济并不排斥商品生产,说明古代小农经济具有多种经营的特 点。;4、(1)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沿革;(2013·江苏南京二模·1)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类型;1、春秋后期: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 “初税亩” ,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